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偶记:忍住所有的痛,我/决不割爱》(组诗)

(2010-11-27 17:37:01)
标签:

现代汉诗、相马

文化

《回乡偶记:村庄老迈,而速生杨年轻》(旧作)

20091025日星期日)

 

村庄老迈,而速生杨年轻。

我记忆中多么深刻的

槐树、柳树、梧桐树、楝树…,

它们哪里去了?

 

围绕着房前屋后,

沿着水草疯长的庄河,

看上去,我象是在随便走走,

其实不是,其实…一截老树桩

爬满了青苔,碧绿、碧绿,它被伐去的

树身、枝柯、风姿,与我的童年

站在一起。

那个胖嘟嘟的、拖着辫子的“蛮东子”

 

我不是随便走走。

大野上,金灿灿、黄橙橙,水稻

已经透熟,将临收割;

大野上,村庄老迈,而速生杨年轻,

一条砖土窄路,笔直、笔直,

阔别的人,饮水思源,

留下的人,哦!我的父辈们,

时常会说:“蛮东子,这个伢子…好!”

 

注释:

①速生杨——杨树的一个品种,因其生长快而命名。

②拖着辫子的“蛮东子”——小时侯,家里宠爱,惯宝宝,乡风给男孩子留小辫子,到十岁生日,方才剪去。“蛮东子”是我的绰号,从小太蛮不讲理,又有几个懵懂的孩童讲理呢?可我一定是“胡搅蛮缠”到极致,在团转(即周围)始获“大名”——在乳名“东子”前,贯以“蛮”而叫“蛮东子”。

③伢子——即孩子,里下河地区都这么叫(湖南也是这么叫的),但读法是“xia”(而不是读“ya”)、读第三声,“zi”、读轻声。

 

《回乡偶记:一切过往,不只是沧桑…》

20101124日星期三)

 

五爷家搬走多久了,我没问过

老房基被取土后,凹了下去

而今,一片“速生杨” 林立

疏疏朗朗、高高瘦瘦

 

初阳斜照,秋风刮着

交错的枝柯,摇来晃去

密密的树叶,婆娑作响

 

站在门前,我迷起了眼睛

一切过往,不只是沧桑…

走入林中,光影泼在身上,我想我是

一截班驳的树桩

 

《回乡偶记:她/赶着日光,/没有挪动身形》

20101127日星期六)

 

妈妈又坐在家乡的

矮凳子上想我
那一只矮凳子仿佛是

我积雪的屋顶

 

——海子《雪》

 

母亲就坐在/锅屋门前

/带两级台阶的/水泥走道上

把半竹蓝子/在清晨/从河沟里捡拾的

/螺蛳的肉,/一一剔出

多小的螺蛳啊!//花生米那么大

整整一个下午,//赶着日光,/没有挪动身形

/剔出了/斤把/螺蛳肉

 

晚饭桌上,/她说:/“回去叫小苗/吃的时候

再找找,/弄干净了。”

她说:/“相威爱吃。

/螺蛳肉/炒韭菜、//鸡蛋乳,/很鲜”

我的七十二岁的、瘦小的老母亲…

“嗯哪

 

注释:①小苗——我的妻子

      ②相威——我的儿子

③嗯哪——应答词,“是”或“好”的意思

 

相马手记:“旋律”是现代汉诗必须的。如何有旋律?从完整的语义一并考虑,而不是考较平仄的古诗,常常仅靠乐音。“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回乡偶记:“哪能什么都不带?”我想哭》

20101117日星期三)

 

河岸上,一块菜圃

长满了/茼蒿、萝卜、韭菜、苏州青…

高高矮矮、拥拥挤挤,一片绿。

母亲,七十二岁的瘦小身形,弯下了腰,

边摘菜,边和我说话。

 

说,南河堤上还有一大块菜地,田头也种了菜,吃不完。

说,人要勤快。

说,大白萝卜不该种,过路的人随手就拨,生吃呗。

说着、说着,暮色渐浓。

 

晚上,吃/茼蒿炒干丝、韭菜炒螺蛳肉、

/炒苏州青、一碗白米饭,

/萝卜豆腐汤。

灯光下,母亲、父亲的苍颜/扯我心疼,

岁月不牢人,“养儿有什么用呢?”

 

屋外,起风下雨了,秋风秋雨、萧萧。

明早,我又要起程,

“哪能什么都不带?”母亲说,

父亲,正把红小豆、菜鸡蛋、江米粉、和我爱吃的扁豆,打包。

我想哭。

 

《忍住所有的痛,我/决不割爱》

20101126日星期五)

 

没有和你在一起

放逐我/常常啼唤、泪湿在梦里梦外

忍住所有的痛,我

决不割爱

 

没有和你在一起

一个天南、一个地北

冰冻的火焰,谁能吹灭

除非衰老的时光把我从这生活在异乡的人世

抹去

 

没有和你在一起

没有

生而为人,我有着做人的幸与不幸

忍住所有的痛,我

决不割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