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017-07-14 10:26:44)
标签:

古代人物

北宋

范仲淹

杂谈

分类: 人文历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http://p1.pstatp.com/large/1f8d0005a2ccd3bcf8cd

是前贤听政之堂,尚有风流余韵;为后学会文之地,定多益友良师。 ———范仲淹丞署门前对联

说到范仲淹,人们就会想起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范仲淹,字希文,生于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 年),卒于皇祐四年

(公元1052年),祖籍陕西彬州,后到苏州定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杰出人物之一。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的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他的文学成就也蜚然可观,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尽管作品不多,但多为精品。他的诗词多即景抒情,意境开阔深沉;他的散文多披露时弊,发表政见。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是他的代表作。文中多用四言,杂以排偶,善铺陈而富于变化,气势磅礴,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追求的为人准则,表达了他宽大的胸怀和强烈的责任感,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用以自勉的著名格言,至今仍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因为《岳阳楼记》广为传诵,在这里,我们就不多加介绍了,文章主要带领读者领略一下范仲淹的诗词的艺术魅力。

范仲淹的词现存仅有5 首,但均为上乘之作。与同时代的其他词人相比,他的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这五首词,有的写边塞生活,有的写羁旅情怀,或苍凉悲壮,或缠绵深婉,对后来的苏轼、王安石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来赏析两首他的代表词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这是一幅十分沉郁而苍凉的图景,在边声号角、长烟落日的壮阔雄伟的背景下,戍边战士立功报国的壮志和离家后难以名状的忧思,如同洪水击石一样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让人在感知那一份无尽苍凉的同时也肃然起敬。

这是范仲淹带兵在边防作战时期写下的一首词,作为主帅,范仲淹深深体验到了边防生活的艰苦和战士们矛盾复杂的情绪,他为此感动着,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上面那首《渔家傲》。但是,范仲淹不仅仅是一位面目严峻、神态凛然的带兵将帅,不仅仅有一颗豪情万丈、正气凌云的心,他也是一位文人,很多时候他也有文人的多情善愁的一面。例如在《苏幕遮·怀旧》里,他柔肠宛转,缠绵悱恻地写道: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http://p3.pstatp.com/large/21370002a873162bc0f0

这是首抒写浓浓乡愁的词作。上阕写了令愁肠百倍生的凄清秋景。前两句的“碧云天,黄叶地”是一副工整的小对,色彩绚丽,妙语天成。这两句既是写景,又点明了节令:是碧空高远、黄叶满地的秋季。接下来几句承顺前两句,描绘了秋月夕阳西斜之景:夕阳残照的苍茫暮色中,碧波无际,水面寒雾如烟,隐隐泛着翠色。斜阳落在山边,天水相接,凄凄芳草铺向远方,仿佛到了目之尽头的天边。“芳草”在古典诗词中有特定的意义,常被用来引发离愁,这首词中,它被赋予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写“芳草”“更在斜阳外”,实际上象征着乡愁的无边无际,也象征着心中牵挂的家乡遥望不见。

下阕由写景转入直抒乡愁。“黯乡魂,追旅思”两句也是一个小对,表达作者因思乡而魂销,身居客乡愁绪缠绕不去的情怀。紧接下来更抒写乡愁的困扰,“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只有在梦回故乡时才能安然成眠,否则“月明楼高休独倚”,作者担心登楼观月只会更添离愁别恨。最后写作者想借酒消乡愁,反而倍增感伤:“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一句奇特而贴切的假想,真实地传达了作者思乡致潸然泪下的悲愁感伤之情。整首词写景抒情,一气呵成,不留痕迹,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碧云天、黄叶地”被明代戏曲家王实甫化入《西厢记》的“秋幕离怀”一折中,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范仲淹一生作词很少,但仅凭他这两首风格迥异、却同样感人的词,就奠定了他在词坛上的一席地位。怪不得前人称赞他的词为“字字珠玉、掷地有声”。


链接:

范仲淹存世的五首词全在这了,三篇传颂千古

   

    范仲淹是北宋的一大文豪,但他存世的词作只有五首,不过这五首篇篇都是经典,其中《渔家傲·秋思》、《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三首最为世所称道,传颂千古。

    一、《渔家傲·秋思》

http://image107.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6/0810/101188464_1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二、《苏幕遮·怀旧

http://image107.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6/0810/101188464_2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此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三、《御街行·秋日怀旧》

http://image107.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6/0810/101188464_3


    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年年今夜”与“夜夜除非”之语,并可见久羁之苦。“长是人千里”一句,说出因景怀人之情。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

    

    四、《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范仲淹的这首词写的是对历史的评价、对人生的看法,是为词之别调。


   五、《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http://image107.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6/0810/101188464_4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庆历六年,范仲淹任邓州知州,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辑自网络)

    链接2:

看大唐诗人王昌龄,你就知道古人的七言绝句好到什么程度…》;

只有六首诗传世的王之涣,为何能成为躺代诗人中的顶尖人物…》;

 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颠沛流离,最后因吃了假药而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