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几个山西人最有才 不服都不行

(2017-07-05 07:25:18)
标签:

古代人物

唐代诗人

王之涣王翰等

杂谈

分类: 人文历史

这几个山西人最有才
不服都不行

 

 

 这几个山西人最有才 <wbr>不服都不行

 王之涣

 

王之涣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http://p1.pstatp.com/large/288d0000baa81c3f8c7b不服都不行" />

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http://p1.pstatp.com/large/288b000323603ac36049不服都不行" />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维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http://p1.pstatp.com/large/288a00028a24e9e5ec96不服都不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柳宗元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http://p1.pstatp.com/large/288a00028a99d3550580不服都不行" />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卢纶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

http://p3.pstatp.com/large/288b0003251782fe15ec不服都不行" />塞下曲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http://p3.pstatp.com/large/288b000325d93c4eb454不服都不行"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王勃

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http://p3.pstatp.com/large/288b0003293bb8182034不服都不行"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昌龄

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http://p1.pstatp.com/large/288b00032a04b51af97d不服都不行" />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链接:

   
唐朝诗人的三首《登鹳雀楼》,让山西的这座小楼火了1000多年

 

中国的名胜古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定要和历史上的名人扯上一点关系,名人名气越大,名胜古迹就越有底气,如果有大诗人题诗或作文,那更是身价百倍。

拿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来说吧,湖北的黄鹤楼要感谢崔颢,湖南的岳阳楼要感谢范仲淹,江西的滕王阁要感谢王勃,而山西的鹳雀楼则要感谢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王之涣。盛唐诗人里,王之涣比较倒霉,他一生应该写过不少作品,但留存下来的只有六首,最著名的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都是气贯古今。

http://p9.pstatp.com/large/2a3a00047eb025e84f67不服都不行" />

王之涣的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与高适、王昌龄等人相唱和,名动一时。早年间,王之涣进士及第,曾担任衡水县的主簿,因遭人嫉恨诬陷而罢官。从此,王之涣浪迹于江湖,写作《登鹳雀楼》时只有三十五岁。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多次出现在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第二个人是畅当。畅当是山西永济人,也就是鹳雀楼的所在地。畅当出身官宦世家,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及第后,仕途却并不顺利,心情郁闷之下,闲居远游。

http://p3.pstatp.com/large/2a4000005e18028a0edf不服都不行" />

有一天,畅当再一次登上已经闻名遐迩的鹳雀楼,想起前辈王之涣的诗作,畅当忍不住跃跃欲试,也写了一首同题之作: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稍有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相比较而言,畅当的诗多了一丝苍凉之意,但气势稍有不如。

第三个人是李益。稍晚于畅当,李益也是中唐时的大诗人,但他进士及第比畅当要早,年仅19岁就荣登老虎榜,早年仕途坎坷,中年后仕途通达,最终以礼部尚书致仕,活了八十岁。

http://p3.pstatp.com/large/2a43000068c3662d3666不服都不行" />

王之涣和畅当写作《登鹳雀楼》都是在青年时期,故而意境都比较开阔,而李益登上鹳雀楼是在晚年,表达的感受有很大的不同。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这首诗写登楼对景,开篇便写河中百尺危樯,形成一种居高临下、先声夺人之感,起得气势不凡。第一句写站得高,第二句则写看得远:“汀洲云树共茫茫”。

颔联将黄昏落日景色和遐想沉思溶铸一体,精警含蓄。李益生经战乱,时逢藩镇割据,唐王朝出现日薄西山的衰败景象,不单因怀古而兴,其中亦应有几分伤时之情。

http://p3.pstatp.com/large/2a3f0002fe2e3115c4ec不服都不行" />

后四句由抚今追昔,转入沉思。站在历史高度看,千年也是短暂的,而就个人而言,则又是“愁来一日即为长”。“千年犹速”、“一日为长”似乎矛盾,却又统一于人的心理感觉,此联因此成为名句。

结尾两句是愁的具体内容,身处战乱更易激起对家乡的思念,现在虽已不是春天,但远望楼前景色也不免自我感伤。

若论知名度,当然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首,但从艺术角度来说,三首诗却各有千秋,好比讨论重庆火锅和上海腌笃鲜哪个更美味,实在没有争论的必要。(原创:沉香艺文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