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污蔑为绿茶婊鼻祖的林徽因,是清华一级教授,保护文物贡献极大

(2017-01-10 06:09:15)
分类: 人文历史
被污蔑为绿茶婊鼻祖的林徽因,是清华一级教授,保护文物贡献极大


林徽因和陆小曼、周璇、阮玲玉被后人誉为“民国四大美女”。

http://p3.pstatp.com/large/14200006ecfc586c8c53

泰戈尔访华时,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

大多数人,把注意力放到了她的美貌和绯闻上——诗人徐志摩疯狂迷恋她,因为赶着参加她的演讲而遭遇空难离世;哲学家金岳霖克制地迷恋他,为了她终身未娶。

http://p1.pstatp.com/large/142100042c6b1de58a61

很多文学青年,都喜欢用她的一句“情诗”来装点自己的逼格——“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其实这首诗,根本不是什么写给徐志摩的情诗,是他写给儿子梁从诫的,里面满满的都是母爱。

http://p2.pstatp.com/large/149a000024b3a4da6247

这个有倾国倾城之貌的女子,她的真面目被太多的花边新闻给掩盖了,有人甚至说她是“绿茶婊”鼻祖。

http://p3.pstatp.com/large/14210004336cbdde7aad

很多人以文学来评价她,似乎也找错了方向,她本来就不是文学家,她的本职是一位建筑学家啊。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

http://p3.pstatp.com/large/149a000027bc446b8078

林徽因生于1904年,是林长民长女,其母何雪媛是小妾,所以冰心讥讽她是小老婆生的。林长民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做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林徽因的堂叔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林觉民的《与妻书》是第一篇让我掉泪的古文。

http://p1.pstatp.com/large/142100043b325ff20cf6

她的母亲目不识丁,思想守旧,幸好姑姑林泽民很喜欢聪明灵秀的她,弥补了一些缺憾。大家族内的倾轧、庶出地位的尴尬,造就了林徽因与外表不相符的要强性格。林徽因曾对子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http://p3.pstatp.com/large/14190006938a0305295a

真实的林徽因,个性独立,非常有主见。她在16岁就立志学建筑。有人说,林徽因搞建筑是沾丈夫梁思成的光。其实恰恰相反,梁思成搞建筑是林徽因强烈要求的,这是他们的订婚条件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她又在耶鲁大学进修舞台美术设计。

http://p9.pstatp.com/large/142000073055e47b0254

回国后,自1930年起,林徽因和丈夫走遍半个中国,寻访古建筑,考察测绘各类建筑2700余座。很多古建筑因他们的发现而被保护,甚至蜚声世界。林徽因夫妇,对山西特别钟情,曾先后4次赴晋考察。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林徽因用毛驴代步。

http://p3.pstatp.com/large/14210004776220bf3df8

在山西五台山,林徽因夫妇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林徽因冒着危险爬到梁架上测量。

http://p3.pstatp.com/large/14190006cf1ef0999115

离开文学的林徽因,是典型的科学工作者,一丝不苟。

http://p1.pstatp.com/large/142100047ad7f430c431

世事沧桑,山西有幸遇徽因。林徽因夫妇四次山西之行,留下了大量的照片、测绘图、文字记载。因此,虽然很多文物遗憾地被毁掉了,但后人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的美。这几尊铁佛位于汾阳灵岩寺,战争期间被融化,用于制造军火。

http://p3.pstatp.com/large/14190006cd826e19dda7

山西文水的开栅村,曾是是吕梁山下的名镇,古迹众多,林徽因说这里美得让人“心慌心痛”。但是在后来的战争中,大量的庙宇被拆去盖炮楼。如今这个小镇,和其他黄土高坡山的农村别无二致。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照片去遥想当年的胜景了。

http://p2.pstatp.com/large/142000085a920da4552c

“七七事变”爆发后,林徽因夫妇辗转难逃到西南。1941年,她跟着丈夫的单位中央研究院来到四川宜宾李庄。她一边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收集资料,一边还得“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期间,险些曾被日军炸弹炸得抛到空中,险些殒命;又患重病,身体状况日下。儿子问他:日本人再打过来怎么办?她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意即宁愿以身殉国,也不和日寇合作。

http://p3.pstatp.com/large/149a000089cab03bc31e

战争期间,美国友人请他们出国。他们的回答是:要和祖国一起吃苦。林徽因还说过:“自己从小受欧美教育,但珍视中国;最看不起一类人,就是没喝过多少洋墨水,却认为西方比什么都好。”

http://p3.pstatp.com/large/14190006e41a6ecddd94

1953年5月,北京开始大规模拆除古建筑。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梁思成、林徽因与主持拆除工作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发生激烈冲突。林徽因指著吴晗的鼻子大声怒斥。激烈的情绪波动造成林徽因病情急剧恶化,但她拒绝治疗。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教授逝世于北京同仁医院,年仅51岁。

http://p3.pstatp.com/large/149a0000930fdd17c490

林徽因墓地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只有一个头衔——建筑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