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过亿却一毛不拔,女儿结婚只送剃须刀,一条毛巾用了27年

标签:
企业精英王永庆慈善事业 |
分类: 人文历史 |
越有钱越抠门
在许多媒体列出的“抠门富豪”榜单上,常常能看到王永庆的名字排在前列。最出名的例子,便是有一次他接受记者采访,喝咖啡时,先把奶精倒入咖啡,再倒入些许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入咖啡中,确信没有浪费后,才慢慢享用。
王 永庆喜欢吃担仔面。有一次,陈水扁参观六轻石化工业区让王永庆陪同,王的妻子李宝珠便叫餐厅煮担仔面给随行人员充饥。没多久,一碗碗担仔面上桌,还配半颗 卤蛋。王永庆品尝之余询问:“一碗多少钱?”有人回答25元新台币。他接着问:“半粒卤蛋多少钱?”那人答:“5元新台币。”王永庆说:“那么贵,那样的 话,一粒卤蛋就要10元啰!”
除了必要的应酬,王永庆很少去碰那些山珍海味,他最常吃的就是台湾最为普遍的家常卤肉饭。对于穿的方面,他每 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总是要穿上好几年,直到磨破不能再穿了,才会换掉。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他居然用了27年。他的座驾是一辆1988年产的凯迪拉 克,20年来一直使用着。
王永庆的抠门,表现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
每次到台塑旗下的酒店、宾馆、企业视察,他必然会到洗手间 走一趟,看看里面是否有没用完就丢到垃圾桶的小肥皂。如果有,他便会立即叫人回收起来,再重新融在一起继续使用。在一次正式宴会上,王永庆见餐桌转盘上有 一些别人掉下的菜肴,他不声不响地夹起,放到自己的盘子里吃干净。每次用完餐后,他总会把牙签折断成两截来使用。他还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 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
除了自己节省,王永庆也要求家人不要大手大脚。有一次,王永庆的小舅子从香港带了两条领带要送给他,明明一条 1200元,小舅子怕被骂,于是少报一个零,骗王永庆说一条只要120元。没想到隔天一早,王永庆还是把小舅子叫进办公室质问:“南亚做的领带一条才40 元,为什么要从香港买一条120元的?”足足念叨了半个小时。
有一次,公司的一位高管看到王永庆办公室里的地毯实在太旧了,就花了1000美元更换了新的地毯,结果王永庆看到后,十分不悦,一向待人温和的他还差点对这位高管大发雷霆。
他 的子女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他们的父亲是个富豪。王永庆不喜欢子女给他打电话,嫌长途电话费太贵,给子女写信选择很薄的信纸,字迹密密麻麻,防止超重。王永庆 常用“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告诫自己的子女,要他们自己创业,不要坐享其成。他的儿子王文祥17岁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 国外找了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苦干了3年,后来回到自己家的企业中,还是从基层干起。
http://p3.pstatp.com/large/7b600081a4cbb2853cf
王雪红在二姐王雪龄婚礼上与父亲合照
王永庆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刀,好让女儿自己替丈夫刮胡子。
在 王永庆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们生活也都十分简朴。女儿王雪红是台湾的女首富,可她平时总是留着黑色直发,身着最为普通的黑色套装、黑框眼镜,看起来和普通的 上班族没什么区别。她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还不到5元钱,朴素得就像是小学生用的作业本一样。她的座驾是开了好几年的丰田凯美瑞。王永庆其他的子女也都很少 开豪华轿车,而是驾驶台湾当地出产的轿车。至于名牌服装、手表和首饰,除非必要的场合,他们平时是坚决不穿、不戴的,即使是外出需要乘飞机,也都是搭经济 舱。
http://p3.pstatp.com/large/7b600081a4e4c3afbd4
王永庆常说:“有钱不去做公益,是一种罪过。”
对自己抠门的他,做起慈善来却大手大脚。因为一生中总共为慈善事业捐赠25亿元新台币,他成了台湾地区捐款行善最多的企业家之一。
作为最早来中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之一,王永庆对大陆充满了特殊感情。2004年,王永庆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提出在中国贫困地区兴建1万所希望小学并设奖学金,捐赠金额达30亿元人民币。
“慈 善才是财富最终的目的。”2005年,王永庆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价值3700余万元人民币的200套人工耳蜗。2008年时,他又捐赠了774套 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人工耳蜗,帮助聋儿重返“有声世界”。2008年5月14日,他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创下台湾企业捐款之最。“吃东西是为 了营养,喝东西为了止渴,钱留下来是回馈给需要的人。”王永庆说到做到。他说,“有了财富如果不会使用,是种负担”。
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们一样攀登上事业的顶峰,但是成功也是可以被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