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女李清照:晚年闪婚闪离

(2016-12-15 05:27:52)
标签:

历史名人

女词人

李清照

闪婚

杂谈

分类: 人文历史
才女李清照:晚年闪婚闪离

才女李清照:晚年闪婚闪离

她,一代词宗,婉约派代表,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逆反于世俗,较量于封建,超越于时代……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秉承家学,嫁得有情郎,只羡鸳鸯不羡仙。无奈国破家亡,颠簸半生,夫君先逝,晚景凄凉……


文艺女青年︱两阙新词动京城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的大力称赞。

十六岁那年,她的两阙新词轰动整个京师,其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更是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怨王孙》

尔后不久,李清照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别忘前车之鉴。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其二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其文艺女青年的形象跃然而出。


嫁得有情郎︱只羡鸳鸯不羡仙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春日清晨,李清照荡罢秋千,薄汗湿衣,正在花园歇息,不想撞见途经花园拜谒其父亲,风度翩翩、举止不凡的太学士赵明诚。初见那一眼,少女情动羞涩难当,倚门偷瞥,早认准命中注定。

两人情投意合,亦算得上门当户对。彼时,她是礼部员外郎的千金,他是吏部侍郎的公子。李清照18岁那年,与时年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喜结连理,新婚燕尔,琴瑟和谐,夫妻恩爱日常,满溢着闺房之乐。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后来,受公公赵挺之辞官猝逝影响,赵家境况一落千丈。李清照跟随被罢官的赵明诚搬离汴京,前往山东青州屏居十年,这也是李清照人生中最安宁静美的一段时光。她将青州老宅的书房命名“归来堂”,为居室取名“易安”。丈夫提议她号“易安居士”,她欣然应允,这个响彻千古的名号由此而来。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腮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

他爱她,亦懂她。夫妻相依相守的这十年,他们一起收集古碑古迹、校勘整理金石、吟诗作词、猜书斗茶,志同道合,伉俪情深。

青州十年后,赵明诚重返仕途,期间,两人几度分离。她寄情诗词,写下了千古清奇的相思名作。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公元1129年,那个与她相携走过二十八载岁月的男子,在上任途中染上疟疾劳顿而逝。她在《祭赵湖州文》中悲怆记下:“白日正中,叹宠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晚年闪婚闪离︱凄凄惨惨戚戚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看清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遭受他的拳打脚踢。

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依宋代例律,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李清照亦身陷囹圄,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一个原本就多愁善感细腻委婉的妇道人家,国破、家亡、夫死、再嫁却又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全让她一人赶上了,那首被词家评价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的《声声慢》不禁油然而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万幸的是,李清照并未因此意志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反趋高涨。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十月,避乱金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 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推荐阅读:

“丁香花公案”是什么?龚自珍与寡妇顾太清的那些事

历史上的“好色”文人之苏轼 

二苏:贬所隔海相望,竟然会成为永别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历史真相

自己住破庙,四处乞讨,却买300多亩地办学校

“末代状元”刘春霖:“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链接:


李清照:千古才女第一人,写透人间离愁,却爱喝酒、赌博、秀恩爱,又享尽百世风  

  众人莫学她风流,因为我们没那个才情和勇气。

  先说大概一千年前的宋朝。

  程朱理学大力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对女子要求尤为严苛,是一个极不提倡风流的时代。

  有人问理学创始人之一的程颐老先生:“如果有孤儿寡母快饿死了,也不能改嫁吗?”

  程老先生非常生气,敲着黑板,歇斯底里地吼道:“饿死,那屁大点事儿也值得一说?失节,才是天大的事情!”

  再说风流。

  所谓的风流,其实是一种让很多人羡慕得流口水,也让一部分人嫉妒得牙痒痒的生活方式。

  因为风流这事儿,不是谁都能做的,也不是谁都敢做的。

  要风流,首先得有才,否则就容易沦为下流。

  其次要有勇气。在被别人指手画脚、指指点点、指桑骂槐的时候,得能像掸掉粘在衣服上的灰尘一样把它们轻轻抹去。

  李清照就生活在这个极不风流的时代。

  但是她活得很风流。

  因为她既有才情,又有勇气。

  

得上天偏爱,千古才有此一人

中国历史的著名女词人,你知道几个?

大概90%的人只能说出李清照的名字。

在全民写词、万众作词的宋朝,随随便便相个亲,都能碰到一个出口成章的词人,更不缺欧阳修、苏轼等历史留名的大家。

李清照却能从这万千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婉约一派之宗,博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不得不说是上天的偏爱。

父亲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颇工词章,喜欢藏书,家里就跟个图书馆似的。

母亲是当朝状元的孙女,文学造诣极深。

而李清照绝对没有辜负父母的大好基因,小小年纪,才名响得直叫一些前辈大家两股战战。

长大后嫁给同为书香门第、官宦之后的赵明诚,来了一场才子佳人的真人秀。

婚后的李清照和丈夫琴瑟和鸣,李清照将生活的点点滴滴写进词中,高调向广大吃瓜群众秀恩爱,直叫千万人为此神魂颠倒,甘心做了脑残粉。

一次丈夫赵明诚前脚刚刚外出,李清照后脚已在倚门遥望,又逢重阳佳节,思夫之心更切。不打电话,不发微信,作词《醉花阴》一首,遥寄相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拿到李清照的词以后,为她的才情倾倒,又为她的柔情感动。细细品读,犹如美人在怀,如痴如醉。

然而,又抑制不住男人那点小小的自尊,决心要写一首更好的词。遂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成词50首。

赵明诚将自己写的50首词和李清照的词拿去请朋友评鉴。

朋友读后说:“这么多词作中,唯有三句绝佳。”

赵明诚迫不及待问是哪三句。

朋友回答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之才,大抵如此。

千年之中,唯此一人。

  

情深,却遭家变;忧国,偏逢乱世

李清照和赵明诚,不是简单的门当户对,更为重要的是两个人志趣相投,相得益彰,所谓天造地设,也不过如此。

他们两个本来是上天量身定制的。但忽然有一天,上天像是后悔了,要把给予她的一切都拿回去。

先是因为党争,李清照的父亲被排挤出朝廷,发还原籍。

后又因为北宋权相蔡京的构陷,公公去世,丈夫丢官。

即便如此,也还不算太坏。

李清照夫妇乡居青州,喝茶、弹琴、作词赋诗、研究石刻古籍,却也怡然自得。

13年后,丈夫再为官。

事不凑巧,恰逢金兵大举南侵,北宋灭亡,连皇帝都被一次性逮去了两个,算逮一送一。

李清照从此也开始了奔波飘零的余生。

在南逃的过程中,被视为珍宝的大部分古籍、诗画、古董遗失。

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期间,赵明诚病逝。

所爱之物遗失殆尽,所爱之人撒手而去。

孤苦无依,漂泊他乡的李清照为生计所迫,改嫁伪君子张汝舟。

张汝舟本来的目的在于李清照的古玩字画。当他发现这些都已经在李清照逃亡过程中遗失殆尽时,人渣的原形就暴露无遗了。

按照宋朝的律法,如果妻子告丈夫,无论对错,都要蹲三年的监狱。

即便如此,李清照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朝廷告发了张汝舟的欺君之罪,并要求休夫。

张汝舟获罪,朝廷也同意李清照的离婚诉求。

然而自己也被下狱,幸亏有好友搭救。在牢里待了九天之后,重获自由。

然而,此时的世界,对李清照来说,并不比监狱舒服多少了。

本来生活的残酷已经足够让李清照承受了。但是,她偏偏还十分忧国。

流离于南方,她时刻都在希望着收复失地。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言辞之间,仿佛能见她那瘦弱的身体,手持长矛,冲锋陷阵的影子。

更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与呐喊,让七尺男儿不禁虎躯一震,为之鼓舞。

然而懦弱的南宋朝廷却自甘偏安东南一角,不思复国,倒是为足球事业的发展操碎了心。

李清照就在这种漂泊、愤懑、孤独的生活中,“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地度过了余生。

  

任它东南西北风,我自不减风流

即使生在三从四德的宋朝,即使饱受生活与世事摧残与捉弄,李清照的风流不羁却一点儿也没受到束缚。

首先,李清照不仅喜欢喝酒,还经常喝得找不到东南西北。

少女得意的时候,就爱喝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完全和逛夜店,酒醉忘了回家的野孩子好有一比。

年老凄苦的时候也喝酒:“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赏花,当然更不能无酒。

菊花开了,喝酒:“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茶花开了,喝酒:“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梅花看了,也要喝酒:“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只要想喝酒,从来不缺理由。

不仅喜欢喝,还经常宿醉不醒:“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其次,不仅恩爱,还要秀恩爱;不仅秀恩爱,还要将闺房蜜语写出来,供人传唱。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炎炎夏日,刚好傍晚一阵暴风雨赶走了酷暑。

少女先是抚琴一曲,柔肠款款;再对镜子化上淡妆,点了朱唇,秋波粼粼。

然后洗个澡,穿上薄如蝉翼的睡袍,如脂如雪的肌肤晶莹剔透,若隐若现,活色生香。

这些都不算,还要嬉笑细语:“亲爱的,今天晚上的枕席应该很凉快。”

就连以情词艳语著称的柳永、秦观尚且没写出过如此让人酥麻的词来。就难怪有人会骂她“不知羞耻”了。

但是,她不在乎。

第三,李清照酷爱赌博,并引以为傲。

李清照不仅喜欢赌,而且还颇有研究。

她所传世的文章非常少,但其中以打马游戏为题材的就有三篇:《打马图经序》、《打马赋》、《打马图经命词》。这都是关于赌博的专著。

她在《打马图经序》中写道:“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巳。自南渡来流离迁徒,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为了赌博,经常废寝忘食,即使在漂泊南方时,也时刻不曾忘却赌博。其赌博成性,可见一斑。

她在文中不仅毫不隐讳自己喜欢赌博,炫耀高超的赌技,还津津乐道自己所熟知的20多种赌博游戏。

更为重要的是,她特别强调,要告诉后人,自己还对“命辞打马”这种游戏的发明有卓越贡献:“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这就是李清照,被上天宠爱过,也遗弃过;享受过最美的相聚,也经历过最心酸的别离;在残酷的现实中孤独地漂泊过、挣扎过、恨过、抗争过,也我行我素、酣畅淋漓地爱过、活过。

然而,不论沧海桑田,都无法掩埋她光芒万丈的风流,穿过尘世,穿过千年的岁月。

(来源:搜狐公众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