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方法五字诀

标签:
养生观念中医养生方法杂谈 |
分类: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方法五字诀
早晨慢养生:慢起床、慢排尿
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但早晨却也是最危险的时间。尽管此时筋骨已经舒展、头脑也愈发清醒,但体内的脏器和血管却仍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因此,早晨养生的诀窍就在于慢。
慢起床要做到三个三分钟。在平仰卧的状态下,睁大双眼,适应由睡至醒的交替过程。这时可将手掌搓热后“干洗脸”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来,呈半卧位,用手指梳头100下,持续2-3分钟。再将双脚移至床沿,静坐2-3分钟。这个期间缓慢练习深呼吸。
其次要慢排尿。早晨一觉醒来,可能会有急不可待地排尿感,但尿意越是紧迫,越要沉得住气。因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头晕,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排尿尽量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直立位或蹲起时,要手扶支撑物。
慢饮水也非常关键。经过一晚上的代谢和水分蒸发,早晨必然口干舌燥的。此时,如果大口喝水,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正确的方法是,倒一杯温开水,先含一小口滋润口腔,然后慢慢咽下,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喝250-300毫升即可。
上午动养生:多运动、做数独
上午9点到中午1点,是人体一天中最精神、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在这个黄金时段内,应该最少运动1小时、动脑一刻钟。
老人上午9-11点运动、下午3-5点运动都很好(天气特别热时,应选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1小时的锻炼,可以用15分钟预热、30分钟运动,最后15分钟伸展。在运动后,可以按摩腰腿,坐下抬腿10分钟,放松心情消水肿。没有整块时间锻炼的人,则可以抓住零散时间进行锻炼。所谓动脑,是指积极的思考。不论退休老人还是上班族,都可以在休息间歇,抽出一刻钟做几题脑筋急转弯或数独,真正调动大脑的潜能。
下午润养生:喝够水、扭扭腰
下午时段,身体需要消耗午饭摄入的大量食物,小肠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里。这时我们须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久坐的人此时要起身扭扭腰,画圈按摩腹部,让喝进去的水滋润肠胃,防止大便秘结。除了让水分进入体内,更要让她滋养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擦脸,唤醒下午的疲惫。
傍晚热养生:喝小酒、泡手脚
傍晚7点到9点之间,是身体逐渐开始倦怠的时候,但此时的养生重点,是让疲惫的身体逐渐舒展开来。
睡前小酌一杯,是养生的好方法。但是需要注意,最好选择度数较低的葡萄酒,饮上两小口即可。酒精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入眠。
此外,冬天的傍晚还非常适合泡澡。在37-39℃的温水中泡20分钟左右,可让身心沉静下来。此外,还可以用热敷脸、泡双手、泡双脚三个步骤来代替。首先准备一盆热水,将热毛巾浸透后拧干,敷在脸上1分钟,毛巾凉后重复上述步骤3次。然后将双手浸入热水中1分钟。再倒一桶热水,浸泡脚和小腿15分钟。依次下来,可达到和泡澡一样的放松功效。
夜间松养生:想乐事、松身体
夜晚的到来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好好利用一天中最闲暇的时光,会使家庭生活充满温馨和情趣,也利于消除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这时,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聊聊高兴的事情,问问老人的生活、孩子的学业,将烦恼也拿出来和大家说说,千万别憋在心里。总之,过一天就是过一道坎,清掉心里的垃圾,才能有安稳的睡眠。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睡前1小时内少说话。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此外,睡前还可以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各按30次,都可以有效地帮助睡眠。尤其是夫妻之间相互按摩,舒缓白天因站、坐而过于疲劳的脚部、小腿、背部,不仅放松身体,也是增进感情和快乐的好方法。
睡眠法: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相当于晚间10点)为限度。他认为,睡眠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
静坐法:北宋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苏拭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建了一个“息轩”,并题日:“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吸收,宁神静态,意守丹田,每次时间可在15-30分钟,他说这是大脑最好的休息方法。
散步法: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能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如南宋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应该徐步缓行。
沐浴法: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消除疲劳。宋代文人沈京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闲赏法:布置好庭院,栽花种草,饲鸟养鱼,使环境清雅,能调节生活节奏,陶冶心情。明代诗人,戏曲家高该曾著《燕闲情赏笺》,把鉴赏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遍游法:苏武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自然,探奇揽胜,能令人心旷神恰,疲惫、郁闷置于身外。
卧游法:就是在年高体弱无法外出旅游的情况下,将许多山水画贴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元朝名画家倪瓒在《顾仲蛰见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防寒药茶多饮服
辨体选药、以药代茶非常简单方便,以沸水冲泡加盖闷热,待温时频频饮服,再以沸水续泡。此法对增强抵御风寒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例如:
痰湿体质:荆芥、陈皮、桔络、橘叶、苏叶,疏风温化寒痰;
血瘀体质:三七花、红花、降香、姜黄、玫瑰花,温阳疏通血络;
阳虚或气虚体质:生晒参、党参、黄芪、白术、防风叶,益气扶阳固表防寒。
五味药材每日足浴
足浴可使双脚血液温度提高,血流速度加快,让血液回流得更畅通;有利于促进足部60多个穴位、起始足部6条经络的气血运行。例如:
血瘀体质:红花、当归、川芎、泽兰叶、鸡血藤,温经活血化瘀通络;
阳虚体质:艾叶、杜仲叶、桂枝、狗脊、干姜,益阳温经驱寒暖足;
煎煮15分钟,待药液35℃~42℃即可足浴,双脚入药汁踩踏药渣按摩足底半小时,临睡前每日1次。坚持一冬,除上述作用外,还能预防足部皲裂冻疮、软化足茧鸡眼、恢复疲劳、改善睡眠,并有一定的补益调养效果。
五味药枕暖头颈
人体的经络都汇集于头部,中药枕是冬季睡眠时头颈部舒适保暖的良方。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气味清香淡雅、而且柔软蓬松的药材,自制药枕。例如:
痰湿体质:灯心草、淡竹茹、橘叶、旋覆花、扁豆衣;
阳虚体质:灯心草、艾叶、五加叶、杜仲叶、防风叶;
血瘀体质:灯心草、红花、泽兰叶、益母草、伸筋草。
使用冬令药枕,可以防治头颈畏寒,头部冷痛、失眠等,有助于改善脑动脉硬化症、脑梗死、颈椎病、偏头痛及睡眠障碍等症状。
七种药膳扶阳驱寒
传统冬令食疗,其实就是依照“秋冬养阴”、“寒则热之”的原则,根据体质辨识、地域气候环境等特点,选择药食两用的食材,荤素搭配烹制而成美味佳肴,使良药可口入味又暖胃健身。例如:
当归羊肉汤:当归、羊肉、生姜、冬笋、香菜、红枣;
虫草老鸭煲:冬虫夏草、老鸭、山药、生姜、红枣;
田七栗子乌鸡煲:田七、板栗、乌鸡、生姜、黄酒;
黄芪炖乌龟:黄芪、乌龟、生姜、蒜头、黄酒;
芝麻核桃糯米糕:芝麻、核桃仁、黑米、糯米、桂花;
酒酿圆子蛋花羹:甜酒酿、小汤圆、橘皮末、鸡蛋、桂花;
芡实小米桂枣粥:芡实、小米、桂圆肉、红枣、陈皮。
上述药膳都适宜阳气偏虚、畏寒易感冒者,有助于温通气机,调养气血,改善脏腑功能,增加御寒抗病能力。
五味食材制面膜
严寒冷风最易伤害裸露的面部皮肤,自己动手选择恰当的药食材,制作面膜进行皮肤护理,也可以起到滋润养颜、护卫面容、预防面部冻疮的效果。例如:
珍珠粉、鸡蛋清、蜂蜜、柠檬汁、玫瑰花汁五味适量调和,置密封罐冷藏备用(不超过1个月)。使用时小勺取出所需面膜,微波炉低火30秒即可湿敷在洗净的颜面和颈部,可循肌肤纹理走向作轻微的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坏,10分钟后清洗干净,再上护肤品。每周1次,如果以往有面部冻疮者,可每周2次。
A型血:提高免疫力注意保暖
健康优势:身体比较灵巧,忍耐能力很强,所以平时不会经常受到疾病困扰,亚健康几率也会降低。
健康劣势:
1、血液黏稠度在各种血型中,最容易升高。(健康隐患:脑梗塞)
2、血小板黏附率明显高出正常对照组。(健康隐患:偏头痛)
3、末梢血管调节功能差,对冷刺激比较敏感。(健康隐患:冻疮)
4、消化系统功能不强,胃酸含量低,比较缺少消化酶。(健康隐患:消化系统疾病)
对症养生策略:
提高免疫力A型血人的免疫力相对于其他血型的人来说比较弱,尤其在秋冬季,提高免疫力对于A型血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注意保暖一般来说,在环境气温低于10℃时,末梢小血管才开始收缩,而A型血的人在气温12℃时,末梢小血管就开始收缩。所以,进入冬季应注意保暖。
多吃素食A型血的人对植物性食物的代谢能力高,而对于动物性食物代谢就比较慢,所以多吃素食,减少肉食的摄入量,才能真正地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A型血人的建议食物:鱼、鸡蛋、奶酪、豆奶、天然酸奶、奶油等;葡萄籽油、亚麻子油等;萝卜、洋葱、南瓜、菠菜、大蒜、芹菜等;柠檬、菠萝、李子、苹果、桃、番石榴、葡萄干、樱桃、柚子等。
B型血:调理慢性疲劳综合征
健康优势:B型血的人具有强大的消化功能和适应能力,各种有益的营养物质差不多都能消化和吸收,无论是食用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新陈代谢的速度都很快,效率也很高。
健康劣势:
1、长期处在压力中,健康最容易亮起红灯。(健康隐患:慢性疲劳综合征)
2、对流行性感冒病毒防卫能力最差。(健康隐患:流行性感冒)
3、消化道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健康隐患:腹泻、痢疾)
4、新陈代谢受到食物中凝集素蛋白质的影响。(健康隐患:肥胖)
对症养生策略:
甘草酸枣饮中草药对B型血的人尤为重要,其中,以甘草为最佳,增强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有抗病毒的作用。
不妨尝试一下甘草酸枣饮:甘草、茯苓、酸枣、白糖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到40分钟,离火后浸泡半天;将酸枣捞出,沥干汁液,晾晒1天。晒至7成干时,将锅中剩余的汁液分2到3次喷洒在酸枣表面,搅匀后即可食用。
打太极拳B型血的人最适合做中等强度的运动,在运动中既可消除压力的影响,又可以增强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如打太极拳是B型血人不错的选择。
多吃羊肉B型血的人一般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动物蛋白质,比如,羊肉和兔肉对B型血的人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不仅如此,适当补充含镁的食物,比如松子、榛子、龙眼,都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B型血人的建议食物:各种肉类;海鲜;新鲜奶酪、奶油等;橄榄油和鱼肝油等;燕麦、大米、谷物等;洋白菜、胡萝卜、欧芹、青椒、花椰菜等;葡萄、香蕉、苹果、番石榴、菠萝、木瓜等。
O型血:补充营养多吃瘦肉
健康优势:O型血的人具有很强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抵抗力,能够很好地保护身体不受各种疾病和病毒的侵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O型血的人“小病不断”,但是,在各种血型中,其平均寿命明显较长。
健康劣势:
1、血液比较稀,不利于血液的凝固。(健康隐患:甲状腺功能不稳定)
2、胰岛素含量较其他血型来讲偏低。(健康隐患:糖尿病)
3、体内的胃酸含量较高。(健康隐患:胃酸)
4、肾上腺素含量高,在高压状态下健康令人堪忧。(健康隐患:亚健康)
对症养生策略:
多吃瘦肉O型血的人吸收能力很强,特别是高蛋白食物,比如肉类食物,其养分能在体内得到最好的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肉类食物一定以瘦肉为主,少吃肥肉,以防止发胖。
保持睡眠规律O型血的人都属于“养精蓄锐”型,所以睡眠规律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亚健康的几率。坚持在晚上11点前入睡,可以让每一天都有充沛的体力。
O型血人的建议食物:牛肉、羊肉、鹿肉等;鱼、鸡蛋、牛奶、豆腐等;萝卜、莴苣、洋葱、欧芹、甘薯、南瓜等;橄榄油、亚麻子油等;苹果、柚子、葡萄、梨、西瓜、桃子等。
AB型血:调整消化功能控制体重
健康优势:AB型血是地球上最晚出现的血型,但人数在不断增加着,由此可见AB型血的人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它同时含有A型和B型两种抗原,在某种程度上讲,拥有A型血和B型血的双重优点。
健康劣势:
1、胃酸的含量比较低,影响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健康隐患:消化不良)
2、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易随吸气进入呼吸道及肺部。(健康隐患:呼吸系统疾病)
3、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血脂也容易升高。(健康隐患:心脏病)
4、对植物性食物代谢较好,对动物性食物代谢较差,容易形成脂肪堆积。(健康隐患:肥胖)
对症养生策略:
控制体重降低体内胆固醇、减重是很多AB型血的人所要面临的问题。
远离烟酒在平日的生活中,烟、酒对于呼吸道的刺激,在AB型血的人中危害最大,所以要严格控制。
不宜吃过敏性食物在所有血型中,AB型血的人患过敏性哮喘的比例最高,所以一切过敏性食物都要谨慎食用,比如鱼、虾、巧克力、羊肉等,以避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AB型血人的建议食物:鱼、豆腐和奶制品;五谷杂粮;各种绿叶蔬菜。
阳光不足精神不爽
阳光缺乏,会造成人体机能的紊乱,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在冬季阳光照射时间较短的加拿大,每年都有许多人患病,它使人表现出烦躁、忧虑、嗜睡、关节疼痛、胃口激增、性欲减退,妇女比男子表现更为突出。为了躲避这个可怕季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加拿大人飞往赤道地带过冬。
在冬季和阴雨连绵的季节里,人们都会产生身体不如夏季或晴天舒展、精神不如夏季或晴天好的感觉,这都是太阳照射不足的原因所导致的。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Z的研究后指出,造成这种季节性病态反应的直接原因,是人体的松果腺素分泌失调;而松果腺素的分泌,是受阳光照射程度支配的。换句话说,充足的阳光,是保持人们精神向上、情绪正常的特效良药。
我国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适中,太阳赐予人类的恩惠我们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享受。在正常状态下生活的人,一般不会因太阳照射缺乏而致病的,不必杞人忧天。没有太阳光不行,阳光照射过量也不行,对“宝”,也是要合理利用的。
晒对太阳可防治疾病
阳光不足可以致病,阳光照射可以治病。其中,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日光浴。公元前2世纪,我们的先人们就使用了这个方法,民谚所反映的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阳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科学思想。近代,人们还模仿太阳的光谱和光波,制成红外线治疗机、紫外线灭菌灯等,成功把它应用于医疗,服务于人类健康。在不少国家,矿工每天都要定时接受人造阳光的照射,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也必须进行“晒太阳”的项目。美国的罗森梭教授经过长期研究,用延长日照时间、采取模拟阳光的方法治疗“季节性感情失调症”,据说已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有意识地晒太阳,特别是在夜长天短的冬季尤有必要。同时,要充分利用太阳的消毒灭菌作用,经常晒晒被褥、衣服和生活用具,以消灭可能危害于人身的多种致病因子。晒太阳的时间要合理安排,每次20~30分钟就差不多了。夏季阳光强烈,专门的晒太阳就没有必要了,而是要适当避开太阳的暴晒,防止中暑。
按照人群晒对太阳
2010年度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骨密度降低在全国城市居民高发疾病顺位中,女性排第五。在专家看来,女性骨密度降低,晒太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晒太阳也有很多讲究。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所需维生素D的量及新陈代谢状况不同,不同季节,阳光的照射强度也不同,因此时间、方法也应有所分别。
针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正确的晒太阳方式是: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每天晒1—2小时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新陈代谢能力较强,钙质流失较快,需补充较多的维生素D,所以应尽量多晒太阳。(养生之道网)
后一篇:成熟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