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种教育方式,明智父母须避开

家长教育的好坏往往决定了这个孩子的好坏,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根据孩子的特点探索自己的家庭教育,看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下面的7种教育方式,明智父母的你们一定要避开。
1、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请你们想一想,夫妻之间老唠叨你还烦呢。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数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将数落式彻底取消。就是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扑灭了。
3、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4、打骂式
打骂式的父母数量不多,但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5、达标式
规定孩子考试的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名次要进入前几名,上哪个重点中学,考哪所名牌大学。这叫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五种积极性的家教方式。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自己制定目标的,父母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6、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父母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7、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来源:中国早教网)
教育孩子时绝不能犯的四大禁忌 你做到了吗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够少走弯路,用最快捷、最少吃苦的方式,走向成功大道。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家长们,难免会有做的不妥当之处,现在就来看一看,你是否有把这些想法塞给孩子?
1、经验谈——我以前多厉害!
爸爸妈妈很希望孩子能够走向正确的、快捷的成功路上,所以,有时难免会向孩子唠叨一下自己曾经辉煌的经历、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只是,这些经验谈若是与孩子成长环境差异过大,那么他们听到的只是虚拟的场景,完全与自己的生活不相关。若是长期唠叨,孩子可能接收到“只有按照我这种说法,你才能成功”的信息,而选择放弃自己的想法;孩子也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离你越来越远。在我们绘画心理乐园中,孩子们完全按着自己的心意去做,老师们不会轻易的插手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多试一试,或许他还会找到更快乐、更简单的方法呢!
2、做不到——爸妈都做不到,你就别费力气了!
常常听爸爸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我都告诉他了,这事儿他做不到,他就是不听,我们大人都不会,他怎么可能会做成功呢?!”只是,大人们做不到的,孩子就真的做不到吗?我们可以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告诉孩子,作为提醒与告诫足矣,成为阻碍孩子前进的绊脚石就得不偿失了。乐园中,孩子们总是能够做出很多出乎意料的作品来,所以,请让孩子试一试,不做就永远做不到!
3、别的孩子的错——我家孩子绝对没错!
是孩子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在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中,慢慢成长。孩子之间有矛盾、有冲突也是常有的事,这时的孩子之间并不会产生“深仇大恨”,但若是双方父母加入其中,看不得自家孩子受到任何一点委屈,把责任全部推到他人身上,会发生什么?且不说两个家庭可能不再交往,孩子也是会学会这样的处事方式的!遇事把责任推向他人、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受到欺负会有父母替自己解决,这样的孩子会得到社会的接纳吗?所以,还是让孩子自己处理吧,我们适度的给孩子客观的评价就好!
4、别人家孩子——你怎么这么差?
无论哪一个年代的父母都很喜欢拿这句话说事:你看人家XX,学习多好?你看人家XX多勤劳!你看人家……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寻找一个榜样,激励孩子向别人家孩子学习,只是,常用这一种方式,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我学习好、勤劳了,他们才会爱我,这样的观念一旦形成,孩子跟父母的距离就会渐渐拉大。绘画心理乐园中,老师们不会拿孩子进行比较,只会让孩子进行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确定自己的价值。所以,不妨放下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看看你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犯了这些忌讳,如果有的话,那就请及时改正吧!
(2015-05-18 14:41 来源:亲贝网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