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后我们将如何面对校园“三独”

(2015-02-23 16:11:41)
标签:

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

老师

孩子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十年后我们将如何面对校园“三独”

十年后我们将如何面对校园“三独”


    从今天开始算是彻底放假了,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第二独”是本身即为独生子女的学校教师。他们工作富有热情,充满朝气,与同为独生子女的学生能更快更融洽地相处,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相比年老教师对学生管头管脚的“专制”风格,“独一代”教师对“独二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更为了解,也分享着很多共同爱好。无论是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独一代”的年轻教师显然在学生中更显亲和力。但他们自身也是被“独”出来的一代,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容不了别人对自己的指手画脚。
    这“第三独”便是学生的家长。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独一代”,他们更加关注对“独二代”的教育,能给孩子尽可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独一代”父母对于“独二代”子女的教育质量和期待程度要比他们的父辈高得多,而且他们自己对“独二代”教育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十年之后,基于上述校园“三独”现象的普遍出现,我断定,独生子女教师与“独一代”家长与“独二代”学生发生矛盾是必须的。
    以前孩子家长总是拜托老师帮忙“管教好孩子”,有些家长甚至还要贿赂或者小恩小惠于孩子的老师,求他们给孩子多吃些“小灶”,多给孩子提供方便。但在十年之后,不少家长便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教训老师“这样教行,那样教不行”,甚至通过各种方法去警告老师“别教坏孩子”。你说这样一来,“独一代”家长与“独生子女”老师的关系能不变得紧张吗?
    很多“独一代”家长不仅在学历和见识上都不逊于教师,且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深受西方教育观念影响,主张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成长,家庭教育也渐趋民主。更有一些家长对于同是“独一代”老师的能力抱着怀疑和不信任态度。这样一来,麻烦就更大了,本来就互不信任的双方还如何去谈对孩子的“共同教育”。
    我们说一下校园“第二独”——独生子女教师,他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自身优势明显,但脾气自然也很大,遇到问题不会去冷静地处理,遇到不开心第一想到的是辞职。作为“第二独”的他们,最明显的一大特点就是自私,往往上完课就想离开教室,一放学就想下班,缺乏老一代教师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偏偏同为“独一代”的家长对学校教育要求很高,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应该倾尽全力善待学生。这两者的想法都不在同一轨道,将来矛盾的出现是必然的。
    还有,作为“独二代”的学生,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一点委屈和挫折,集体意识不强,动手能力比较弱,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关爱不能很好地感受,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做事相处等缺乏分享意识。如果在家长与老师之间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办?是听老师的,还是听家长的?
    ……
    可以肯定地说,十年后,我肯定不会在现在的岗位上了,我一介草民也管不了未来教育的大事,但的确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校园“三独”现象感到担忧。不是为了我自己子孙的教育,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来源 凯迪社区-菁菁校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