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再游包公园
本周三儿子去省工商分行总部公干,一同送我们去附近的包公园游览。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包河区芜湖路。园区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收费景点组成,文化底蕴深厚,很值得一看。今年清明节前曾去游览过一次,并在博文《清明前夕游包公园》中做了具体叙述,本次是陪岳母游览,历时2个半小时。
游包公祠。
包公孝肃祠,简称“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由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
包公祠自始建至今已有500年历史,现存包公祠为李鸿章1882年捐银所修,解放后又经政府多次修缮,于1961年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包公墓。
出包公祠东行不远,即见河畔高地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片红墙黑瓦的古建筑,那就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地——包公墓园。园区规模宏大,建筑古朴典雅,与相距不远的包公祠和相邻的清风阁遥相辉映。
墓园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堂、亭、室、阙,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设计,一砖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筑质地与规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整座墓园四周还有院墙围护,园内各处皆有神道贯通,建筑群落随形就势,满园苍松翠柏,芳草如茵,古朴幽静。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匾额、楹联,更增添了墓园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游清风阁。
清风阁与包公墓比邻,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建造的。
清风阁园区占地33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包公文化旅游区”东侧,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是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仿宋综合性建筑群。
可惜因为正在施工,不能接待游客。
游浮庄。
浮庄是包公园其中一个的景点,坐落在包河东大岛上。因其四周环水,远观如一片柳叶浮于水面之上,又因岛上建筑类似古代村庄,故名浮庄。浮庄正门门楼粉墙青瓦,中间镶一匾额,上有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浮庄”二字。岛内建筑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的精华,依水就势而成,体现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
链接:
2,清明 带着宝宝游浮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