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个难就业的专业,中枪了怎么破?

(2014-10-21 11:23:02)
标签:

家长

人品

心情

鼓励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15个难就业的专业,中枪了怎么破?
 
15个难就业的专业,中枪了怎么破?

    近日,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就业率低的专业名单,其中15个专业被亮红牌,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视频安全、知识产权,这些在许多学校艺考招生简章上频频现身的“热门专业”,如今赫然列入全国就业率“困难户”名单。而其中市场营销与公共事业管理是重灾区。

    不幸中枪在这15个专业了吗?为好优奉上攻略,欢迎对号入座

    攻略一: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如果挤不上去“公务员”的快车,就要意识到,现实的骨干,赶紧加肉。“四年书本读下来,广而不精是硬伤”。
    1、考研的时候换专业,比如金融,或者其他更具体的方向转。
    2、就业的时候必须从最基层做起,未来才可以官人。
    3、根据专业知识,死磕一家大公司的管理工具,拿出高考的精神来,了解这家公司的管理里里外外和细节,提升专业具体性和应用性,然后求职才有料。

    攻略二: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类专业,除非读到博士,否则本科毕业有点专业又不够专业,可以考虑跨界应用专业知识。
    1、考虑跨界到媒体类,食品安全和知识产权天天口水仗,所有人都关注,因此,你去公司研究食品安全或知识产权,老板可能不睬你,但你在传媒界就是“专业人士”了。PS:当然需要文字功底啦。
    2、公益类:关注这类问题的基金会,国内外研究所机构很多,更多的是做社会倡导和平台纽带类工作,不是单纯的科研机构,你同样可以以“专业人才”的身份进入。

    攻略三:选择太多太泛的专业,例如传媒,那就尽量提早打算。传媒类专业毕业生,纸媒、互联网、新媒体、公共、企业宣传,似乎方向与岗位无限多,也就难度无限大。那怎么办?关键点是选择。
    1、提前多寻找实习机会,积累实习机会,也可以一边实习一边选择。
    2、这个时候师兄师姐老师推荐就非常管用啦,一定要动用人品资源,大声求助。

    攻略四,对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贸易类、经济学类的专业,专业性完全来自各类实战经验,人家凭什么信你这刚刚毕业的学生。为好优只能说:也许四四方方的办公桌不是你的菜,拼一把吧。怎么拼:
    1、加入创业公司,创业公司很需要者类专业的学生
    2、真的让自己做两年营销工作,第一,你才20出头,吃点苦受点压也不显老;第二,不干营销,你这四年专业真有可能白费,干了的话,理论与实际就会相得益彰。

    最后,几点TIPs: 
    第一,别看不起小公司。虽然没有500强高大上,但是会学到很多,会有机会看到公司如何决策以及不同部门如何分工协作。两年后,你可能比大公司的“一颗螺丝钉”更有眼界和职场经验。案例:为好优一位辅导员,自己创办翻译公司,她刚毕业就在一家只有6-7人的翻译公司做市场和销售,三年后自己创业。她说:因为在小翻译公司,所以那三年项目运营方面如何组队翻译,人事方面如何挑人,财务方面如何开票报税,我都知道了,再加上自己做销售,所以我创业也成功了。

    第二,别总是和人比。刚刚毕业,方向比速度重要,积累比起点更管用。案例:一位在事业单位工作10年的朋友来为好优沙龙分享:10年前进入事业单位觉得很好,但10年后想换工作才发现自己积累的这么少,对这个世界了解太少了。

    第三,别看不起自己。也许你确实学了很“尴尬”的专业,相貌平平,还不会十八般兵器,但是职场是一场能持续近40年的马拉松,又不是百米冲刺,只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能力点,真诚的面对自己,总有一个平台就是为你准备的。(来源 我只当老板的微信)
     

    链接:
15个就业“困难户”专业出炉(图)


  新华社电 表演、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这些曾经的“香饽饽”专业如今将被打入“冷宫”。教育部门最新公布的近两年来就业率较低的全国15个本科专业当中,这些都“榜上有名”。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也入围全国多个省份就业难名单。

  全国15个就业“困难户”专业具体包括: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

    北京就业率较低的10个本科专业:音乐学、社会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物理学、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表演、工商管理、经济学。

  与全国的名单略有不同,各地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新闻学法学专业均“上榜”,这两个专业均出现在关注度高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名单上。其中,法学专业还出现在河北、内蒙古、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新疆等多个省份的名单中。

  在分省的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当中,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也入围多个省份名单。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山西、吉林、上海、浙江、湖南、广西等省份就业率较低,公共事业管理则在北京、上海、安徽、山东、广东、云南等省市就业率偏低。

  透视:“时髦”专业遇就业“红灯”  高校专业设置如何走出尴尬之境

  旅游管理、音乐表演、电子商务、动画……教育部最新公布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曾经挤破头的“热门”专业如今却遭遇就业寒流。

  专业热门一哄而上、遇冷就关门停招,高校专业设置如何走出尴尬之境?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

  现象:热门专业就业遇冷  毕业生动手能力弱

  法学,曾是受人青睐的专业,这次却出现在北京、上海、河北、内蒙古、浙江等10多个省份的“就业难”名单中。中国校友会网曾调查中国各地区的高考状元,近10年选择就读法学专业近百人,在各专业中名列前茅。如今,这个热门专业几乎遍布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则持续遭遇就业尴尬。

  此次公布的湖北高校本科专业最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中,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等看似“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的专业为何“中枪”?湖北大学教育学教授叶显发分析,这些专业本来是社会需求的,但诸多高校一窝蜂地设置相同专业,并在同一时期扩招,导致就业供需矛盾在现阶段集中爆发。此外,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

  探因:专业设置一哄而上  师资欠缺脱离实际

  去年6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已警示,动漫、法学、英语等专业已经成为具有高失业风险的“红牌专业”,报告建议通过削减招生来改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为了满足新兴产业和家长、学生的需求,纷纷开设新的专业。但是,由于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一些新设专业“徒有其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杨征表示,目前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计算机这样的专业,这就导致这些专业没有特色、通用性强。普遍开设、普遍教学的代价,就是人才培养成效低、与市场需求脱轨,毕业生总量大,就业竞争激烈。

  金融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看似“高大上”专业,大都是近几年新设置的,高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都还是一本糊涂账,专业定位不明晰,导致社会对这些专业不了解、不认可。

  建议:通才专才统筹兼顾  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针对入列的就业难专业,相关高校该如何应对?叶显发教授建议,高校在2015年招生时,应对涉及的专业采取减招、隔年招生、停办或转向等措施,在培养目标上进一步调整,接轨社会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低就业率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就业率只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很多基础学科就业情况不好,但社会仍然需要,不能简单地否定说这样的专业没有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我国一些高校专业过分细化,却没有实用的技能和自我独立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最终还是要通过扩大高校在课程、专业设置方面摆脱行政治校的模式,根据自身定位办出各自的个性和特色。”

  (新华社 来源昆明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