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必读 你熬的不是夜,而是生命!

标签:
熬夜高成本慢性自杀如何应对 |
分类: 养生保健 |
年轻人必读
缺觉、睡多了,对身体都不好。“睡眠时间VS死亡危险率”的函数图显示,睡眠时间在6.5小时-7.5小时之间,死亡率最低,少于6.5小时或者高于7.5小时之后,死亡危险率都大大增高,尤其是睡眠时间超过9.5小时或少于4.5小时,死亡危险率翻倍。
我们晚上睡觉是充电,白天是放电,如果晚上只充了50%的电,白天还要释放100%,那50%从哪儿来?就得从五脏借。有一句话叫“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早早起床,只是在起床的那几分钟有心理矛盾,稍微一活动就会感觉不那么困了,体内阳气随着你的活动升起来了。
3、喝足够多的白开水。熬夜身体会很缺水,熬夜过程中要注意补水,可以喝枸杞大枣茶或菊花茶,既补身体又有去火功效。
4、宵夜营养好消化。宵夜要以能被快速分解为葡萄糖的糖类食物为主,辅之以含蛋白质、维C丰富的面条、鸡蛋、菜花、苦瓜、酸枣、山楂等食物。常熬夜时,白天也同样要加强营养,尽量多摄取一些鱼肉、蛋类等有营养的食物。
5、多去户外走动。新鲜的空气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也是摆脱熬夜后萎靡状态的好办法。
缺觉损伤大脑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觉: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起来就觉得头好像被什么东西打了一样。科学家说,这不是危言耸听。一项新研究显示,只要一晚上不睡觉,你的大脑就会发生变化,影响程度和头部遭到重物打击一样。
这些科学家表示,研究中接受检查的健康年轻人表现出体内相同化学物质剧增的迹象,这些化学物质表明大脑受到伤害。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本尼迪表示,化学物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是脑震荡等脑损伤的生物标记。这位科学家指出:“我们发现,在一晚上没睡觉的研究组中,这些化学物质在血液中的水平明显升高。虽然这个结果没有达到头部外伤造成的影响,但依然十分明显。睡觉时,大脑自己净化有毒物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的增加是对这些物质作出的反应。”
本尼迪说:“以前的研究表明大脑用睡眠来净化自己,我们的发现支持了这个观点。以前还有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和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症危险的增加有关。我们的研究可能也会支持这个结论。失眠后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表示,没有得到足够睡眠会促使脑组织的丧失。”
著名医学杂志《睡眠》刊登了这项研究。本尼迪表示:“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晚上睡个好觉对保持大脑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数据显示,三分之一英国人出现和睡眠有关的问题。相比几十年前一晚上睡近9个小时,现在普通人晚上只睡7个小时。
许多科学家认为,不规则的睡眠模式使人患上从身体疼痛到心脏病等各种疾病。与此同时,晚上睡觉不足8小时可能降低第二天的智商。(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杨军)
(来源
睡眠长短决定寿命
人一天必须要睡足8小时?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有80%是短寿者。但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同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建议: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建议: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建议: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