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虐待小动物家长怎么办?
标签:
制止教育创设条件丰富生活 |
分类: 家教园地 |
孩子虐待小动物家长怎么办?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虐持动物的残忍行为是发泄压抑、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这种孩子常生活在一个不健康、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经常受歧视,很自卑。此外模仿他人行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孩子虐待小动物的原因?
小动物活泼可爱,姿态动人,一般情况下,孩子都很喜欢小动物。可是有些孩子不这样,他们以虐待小动物为乐趣。他们喜欢追打小动物或残害小动物,当听到小动物的哀鸣声时,或是看到小动物垂死挣扎的情景时,却感到快慰。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对弱小善良的小动物进行虐待,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孩子生活中的刺激太少,想在恶作剧中寻求刺激。
2、孩子日益增加的自信心、好胜心得不到满足,因而就通过伤害小动物来获得心理安慰、平衡;精力特别充沛的孩子,剩余精力无处使用,而施加到小动物身上。
3、有的孩子受到了别的孩子的欺负或家长的压抑、批评、责骂,在强者面前无法施展自己,于是通过折磨小动物来表现自己的威力、发泄不满。
4、孩子过去遭受过有的小动物的伤害,因而对所有的小动物都进行报复。

对孩子虐待小动物的行为,爸爸妈妈要加以制止、教育,比较有效的方法是:
1、通过童话、故事等生动形象的内容教育孩子,给孩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小动物的善良、可爱和可怜,讲述它们被野兽捕捉、吞食时的悲惨情景,借以引起孩子对小动物的同情或爱护。
2、创设条件,让孩子自己饲养一些小动物,诸如金鱼、小鸡、小鸟、小兔、家蚕等,让孩子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小动物的成长,与这些小动物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孩子就会逐步养成主动地关心动物,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3、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把孩子的剩余精力引导到游戏、劳动、学习等方面来。
另外,当发现孩子有虐待动物的残忍行为时,家长应首先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用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教育孩子,父母双方努力创造和睦友爱的家庭气氛,彼此不要冷漠无情,多对孩子关心体贴,多鼓励。少挖苦、平时不育随意斥责孩子,更不能打男孩子。多教育与小动物和平相处,讲一些动物知识和爱护小动物的故事。只要持之以恒,孩子的残忍行为就会纠正。要及早纠正孩子的不良心理。(来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