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不要以成绩来论孩子的好与坏

(2012-02-13 09:26:26)
标签:

少儿

爱迪生

北京

宋体

学习成绩

育儿

分类: 教育教学

 

最近我挺烦恼的,朋友的孩子由于调皮成绩较差,几经周折从本地到外地,又从外地回到本地,面临着没有学校可上的状况,他请求我的帮助,我好不容易为孩子落实了一所学校,可由于孩子的愤青个性,再加上成绩又差,闹的校长很为难,无法让孩子继续在此校读书,作为介绍人的我夹在中间很是尴尬,弄的不知所措。

 

孩子小时侯还是很乖巧的,就是学习不知怎么的就是上不去,朋友把孩子带到我家,让我跟孩子聊聊,在聊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对学习不是太感兴趣,但言谈举止还是很有礼貌的,如果跟他谈学习的话,就表现出心不在焉的神情来。

 

现在往往有老师总是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判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我们不难看到在成绩揭晓之后,不管是家长还是我们的一些老师总是把眼睛盯在孩子分数的高低上,对高者喜上眉梢,大加赞赏,而对于低者,则咬牙切齿,横眉怒目。我们还有老师将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叫到讲台前站立,众目睽睽之下,任凭老师的奚落与挖苦。“笨”“朽木”等一些词汇就层出不穷于老师的口中。这些孩子会觉得自己在同龄人面前颜面扫地,于是,他们索性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仅有的一点进取心就被老师的口诛笔伐给摧毁了。在老师的面前,已经把他们牢牢的固定在了差生的墙上,给他们戴上了差生的标签,长此以往,差生的烙印就抹不掉了,在任课老师面前,这些孩子们总是会把自己看做理所当然的差生,而不再寻求进步之法。

  

    朋友很痛苦,在我面前哭诉,说:我儿子真有那么差吗?真是坏孩子吗?看着母亲的泪水我真的不知怎么回答是好。这孩子是有理想的孩子,他一心想当演员,有着与众不同的表演天赋,从小在大家面前从不惧怕,表演唱歌、跳舞、小品,样样拿手,杰克逊的猫步也做的惟妙惟肖。在上幼儿园时主持整台节目有模有样,使台下观看的家长个个羡慕,上小学后,由于学习成绩不怎么的,在老师那不再像在幼儿园那样被老师宠了,孩子开始有点失落了,上初中后碰上师德不怎样的老师,孩子真的是彻底的自暴自弃了,老师居然还当着孩子的面说:你根本就考不上高中的,连职高都危险。母亲被老师的话说哭了,在这样的老师手下,孩子真的是变了,变的一点都不爱学习,不爱说不爱笑了,母亲的心都碎了,母亲从电视上看到北京一所学校的介绍,义无返顾的把孩子送到北京读书,那里的老师确实不错,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让母亲重新看到了希望,北京老师很喜欢孩子,因为孩子的本质不坏,只不过成绩有点跟不上而已,孩子的理想是想上电影学院,北京的老师看好孩子,认为孩子只要这样努力下去,一定能考取电影学院的。国庆节朋友夫妇到北京看孩子,孩子才在北京一个月,他们就看到孩子的变化,夫妇都很开心,认为有希望了。可好景不长,再加上班主任怀孕了,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两个周末就带回家一次,毕竟班主任是大龄孕妇,结婚好多年才怀上孩子的,朋友担心了,害怕不知后面会怎样,有一次孩子在电话中哭,想家,做母亲的不知发生了什么,有点不放心了,连夜买了车票就上北京,当时车票买不到,只买了站票,一路站到了北京,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不跟母亲说什么,就说想家,不管怎样就是要回家,孩子还说如果让他一人在北京,可能要学坏了,朋友害怕了,朋友跟老师交流、跟校长沟通,他们认为可能孩子太小了,心理还没有成熟,现在这样还不如回去,等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在过来,朋友听了校长的话,把孩子带回家了,可家里的学籍已经转到北京了,这里的学校还没有落实,孩子已经回家了,孩子读书成问题了,找到我,让我想办法,我厚着脸皮找到关系还可以的校长,终于接受了他,把他安排在一个好班上,关键是不该让孩子上好班的。孩子到新的学校还算老实,由于换了学校书本没有,只是跟同学借着用,再加上孩子成绩不怎么的,这样矛盾就出来了,任课老师有点不爽,教师家长有点不高兴,开学第一天矛盾终于爆发了,个别老师到校长室要求校长把这孩子弄走,再加上孩子嘴硬,他认为自己没有错,说是老师故意刁难他,而让矛盾激化,孩子太有个性了,我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真的悲呀。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多面体,有的面就熠熠发光,有的面就不太平滑,我们的老师为什么就不能整体去看这个多面体呢。学习和考试的成绩也只是孩子的一个方面,这一方面的欠缺并不说明这个孩子就是差孩子呀。我们都知道,孩子的一生会经受很多的考验,尤其到了社会的大熔炉里,更多的考验不是来自学习,而是那些压根就跟学习成绩再也挂不上钩的其他方面。 然而在学生时代,我们更多的是只看到孩子的学习,而且是“一好百好”,因此,在那些学习成绩欠佳的孩子那里,总是被家长老师戴上一顶“不好”的帽子,而忽略掉孩子那些非常优秀的品质。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由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决定。学习成绩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其他的诸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对一个人的成功也很重要,却很难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因此,以成绩论英雄,以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好坏,是不科学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出生的时候体质很差,脑袋出奇的大,医生断定他得了脑炎症。爱迪生上学了,可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爱问“为什么11等于2呢”一类的问题。这些怪问题激怒了老师,以为他存心捣蛋,于是他被认为是坏学生。爱迪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由此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不久,爱迪生考了倒数第一,终于被学校开除了。幸运的是,爱迪生的母亲没有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而生气,更没有丝毫责备儿子的意思。作为母亲,她决心挑起教育的重担。母子俩一起,边晒太阳边上课,从自然科学到政治历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实验深深吸引着这个被学校遗弃的孩子。爱迪生对什么都好奇,书本中关于科学实验的事例,他就照着琢磨,亲手实验。12岁的时候,他就在火车上自己卖报纸开始赚钱,并利用空余的时间做实验。没想到一次不慎失火,他被赶下了火车。母亲依然理解和原谅他,这为爱迪生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母子俩共同努力,建立了相对“安全”的实验室。正是因为有母亲的支持,爱迪生才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成为著名的发明家。事实上,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却相对滞后,属于“高分低能”型的畸形人才,长大后很难取得大的成就。有教育专家对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自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全军覆没”,没有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倒是那些成绩居于中上游的学生,学业智力和其他能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在后来的工作中,反而能有出色表现,成为栋梁之材。   

 

可惜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按成绩排名屡禁不止。学校为了名誉和利益,狠抓升学率的结果是只抓尖子生,漠视后进生的做法早已司空见惯。由此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教育不但是无痕的艺术,更是用心灵呼唤心灵的艺术,甚至教育还是改变灵魂的艺术。

 

总之,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不要给那些成绩不是很优异的孩子过多的压力和打击,我们应该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时刻用大拇指暗示孩子“你真棒!”,而不是时刻用食指对孩子的成绩指指点点“你真笨”。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因为孩子是上帝寄存在我们这里的六弦琴,只要我们认真欣赏,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