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公路景观生态出版书籍汇总-1
(2012-01-13 10:53:36)
标签:
宋体景观设计高速公路环境污染防治景观生态学杂谈 |
第一篇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二章 人对公路景观环境的认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章 形式美的规律及色彩学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章 公路景观环境评价及管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第二篇 设计篇
第六章 公路选线及线形的景观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七章 公路沿线设施的景观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八章 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九章 公路沿线景观保护、利用与设计
第一节
第二节
《公路环境与景观设计》刘朝晖 秦仁杰(编者)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科学
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环境工程学与公路环境工程
第四节公路环境保护
第二章公路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
第一节生态学基础
第二节环境工程中的生态学应用
第三节公路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章公路沿线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四节公路沿线的水土保持
第四章公路水环境污染防治
第一节水环境基础
第二节水环境污染与水体自净
第三节水环境污染防治
第四节公路水环境污染防治
第五章公路空气环境污染防治
第一节空气及其污染的原因
第二节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与扩散
第三节公路空气污染的防治
第六章公路噪声污染控制
第一节声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噪声的来源、特性与危害
第三节噪声的控制与控制标准
第四节公路噪声污染控制
第七章公路其他环境问题
第一节公路行车振动环境与防治
第二节公路社会环境影响
第八章公路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第二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三节公路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第四节公路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公路环境管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公路环境基础
第三节公路环境监测
第十章公路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公路环境规划与总体设计
第二节公路路域的环境构成
第三节公路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作者:徐斌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年
上篇(理论部分)
第1章高速公路景观概述
1.1高速公路景观的相关概念
1.1.1高速公路
1.1.2环境
1.1.3景观
1.1.4高速公路景观
1.2高速公路景观分类
1.2.1以路权为界的分类
1.2.2按客体构成要素的分类
1.2.3按观赏者活动方式的分类
1.2.4按使用者不同视点的分类
1.3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
1.3.1高速公路景观构成要素
1.3.2高速公路景观特征
第2章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现状及其特点
2.1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现状
2.1.1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2.1.2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存在的问题
2.2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特点
2.2.1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景观的影响
2.2.2高速公路景观与其构成要素的协调性
第3章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意义
3.1国外高速公路景观规划现状
3.2国内高速公路景观规划现状
3.3我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的意义
第4章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理论
4.1动态景观规划理论
4.2绿道理论
4.2.1绿道概念
4.2.2绿道的发展
4.2.3绿道的分类
4.2.4绿道的功能
4.2.5绿道规划的核心思想
4.3景观美学理论
4.3.1景观美学概念
4.3.2景观美学构成
4.3.3景观美学评价
4.3.4景观美学评价在公路上的应用
4.4景观生态学理论
4.4.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4.4.2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4.4.3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设计的普遍性原则
第5章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方法
5.1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的基本内容
5.2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的条件分析
5.2.1现场调查与分析
5.2.2政策法规的研究
5.3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范围的界定
5.4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的整体构思
5.4.1风格定位
5.4.2注重整体功能效应
5.4.3与景观空间的结合
5.4.4途经城市的标识性塑造
5.5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5.5.1总体定位与目标
5.5.2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5.6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整治规划的主要内容
5.6.1高速公路内部景观整治
5.6.2高速公路外部景观整治
5.6.3高速公路沿线树种规划
5.6.4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标志物规划
5.6.5高速公路沿线色彩规划
5.7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的整治方法和途径
5.7.1综合整治方法
5.7.2具体方法
下篇(实践部分)——杭新景(杭千)、杭徽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综合整治规划
第6章项目概述
6.1项目背景
6.2项目概况
6.2.1自然条件
6.2.2历史文化条件
6.2.3社会经济条件
6.2.4沿线产业带布局
第7章沿线景观现状评价
7.1景观现状
7.1.1杭新景(杭千)高速公路
7.1.2杭徽高速公路
7.2优劣势分析
7.2.1优势
7.2.2存在的问题
第8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8.1规划依据
8.2指导思想
8.3规划原则
8.4规划范围
8.5规划期限
8.6规划目标
第9章规划总体布局
9.1规划主题
9.2规划结构
9.3规划布局
第10章分项整治规划
10.1村庄环境
10.1.1现状分析
10.1.2整治原则
10.1.3整治方案
10.2企业环境
10.2.1现状分析
10.2.2整治原则
10.2.3整治方案
10.3矿山
10.3.1现状分析
10.3.2整治原则
10.3.3整治方案
10.4森林景观
10.4.1现状分析
10.4.2指导思想
10.4.3整治原则
10.4.4整治方案
10.5农田景观
10.5.1现状分析
10.5.2整治原则
10.5.3整治方案
10.5.4田间种养殖临时棚舍
10.6废弃场地
10.6.1现状分析
10.6.2整治原则
10.6.3整治方案
10.7广告牌
10.7.1现状分析
10.7.2整治原则
10.7.3整治方案
10.8墓地
10.8.1现状分析
10.8.2整治原则
10.8.3整治方案
第11章专项主题规划
11.1景观节点规划
11.1.1服务区
11.1.2互通区
11.1.3隧道口
11.2景观标识系统规划
11.2.1景观标志物
11.2.2夜景规划
11.3树种规划
11.3.1规划原则
11.3.2分段规划
11.3.3分类规划
11.4色彩规划
11.4.1规划原则
11.4.2规划方案
第12章项目实施计划
12.1空间序列
12.2时间序列
第13章规划保障措施
绪论
第一章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与保护对策
第一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对历史人文及风景名胜的影响
第三节污染周围环境
第四节对社会活动和生产的影响
第五节景观保护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填方段和挖方段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概念
第二节边坡分类
第三节边坡绿化的功能
第四节边坡的生境条件
第五节边坡的景观设计
第六节景观设计形式
第七节边坡绿化植物选择
第八节岩性路堑边坡景观再造
第九节边坡绿化施工技术
第三章互通立交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概念
第二节景观设计日标
第三节景观设计创意
第四节景观主要类型
第五节宁杭高速公路互通市交设计特点
第四章中央分隔带的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定义
第一节功能
第三节景观设计
第四节设计模式
第五节宁杭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与分析
第五章服务区、收费站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宁杭高速公路的房建工程与珠链理念
第六章桥梁及构筑物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桥梁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桥梁与环境的协调
第三节宁杭高速公路桥梁实例解析
第七章沿线路段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设计手法
第二节宁杭高速公路沿线热点地段设计
第八章排水系统环境景观设计
第一节高速公路对排水系统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设计理念与排水系统的统一
第三节宁杭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的创新
第九章高速公路绿地系统生态评价
第一节骆家边互通立交绿地系统
第二节典型路段绿化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第三节典型路段边坡绿地系统
第十章宁杭高速公路沿线的植被类型与可利用植物资源
第一节南京、溧水地区的植被
第二节溧阳、宜兴地区的植被
第三节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
附录适应江苏省高速公路的绿化植物名录
第十一章宁杭高速二期工程绿化景观设计
第一节项目概述
第二节设计原则
第三节宁杭二期绿化景观设计
第四节结语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刘书套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篇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
1概论
1.1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概述
1.2公路建设与营运中的环境保护
1.3公路景观生态绿化工程
1.4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2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1环境的相关概念
2.2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3公路环境评价人管理程序与技术路线
2.4公路环境评价的范围与主要内容
2.5公路环境评价方法
2.6公路环境评价的等级划分与主要保护目标
3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
3.1概论
3.2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形式
3.3公路建设水土保持的原则和目标
3.4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的主要内容
3.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程序和内容
4公路交通噪声的防治对策
4.1国内外研究概况
4.2公路交通噪声
4.3声屏了障设计
5公路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5.1总体设计
5.2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5.3公路环保的投资界定
6公路施工与营运中环境保护
6.1概述
6.2社会环境
6.3生态环境
6.4声环境与振动
6.5水环境
6.6环境空气及其它
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7.1环境管理计划
7.2环境监测计划
第二篇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工程
8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8.1概述
8.2公路景观化的意义
8.3公路景观绿化的功能及作用
8.4公路景观化设计的范围与内容
8.5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依据
8.6设计程序及文件的编制
9公路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护
9.1公路绿化施工前的准备
9.2乔木和灌木的绿化施工
9.3草坪及地被植物的绿化施工
9.4乔木和灌木的绿化管理
9.5补植
9.6草坪及地被植物的绿化管理
第三篇公路环保监理与环保设施验收
10公路工程环保监理与监测
10.1概述
10.2公路环保监理的主要法规依据
10.3公路设计阶段的环保监理
10.4公路施工阶段各类污染源的现场监理与监测
10.5公路营运期的环境监测
11公路环保设施的施工与验收
附录1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附录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附录3公路绿化常用植物一览表
《生态公路探索与实践》王珏(作者)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绪论
第1章生态呼唤
1.1生态公路概念解析
1.1.1生态公路的提出
1.1.2生态公路概念辨析
1.1.3生态公路特点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1国外公路建设经验集锦
1.2.2国外公路成功经验综述
1.2.3国内公路之葩
1.2.4国内公路成功经验综述
1.3思小公路建设环境
1.3.1思小公路地位和作用
1.3.2线路地域环境
1.3.3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3.4丰富的自然资源
1.3.5丰富的旅游资源
1.3.6沿线生态环境
1.3.7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1.3.8热带雨林
第2章理念先导
2.1理念探源
2.1.1公路建设新理念提出的背景
2.1.2公路建设新理念的产生
2.1.3新理念的传统文化根源探析
2.2理念创新
2.2.1保护I生理念
2.2.2恢复性理念
2.2.3自然式理念
2.2.4乡土化理念
2.3理念提升
2.3.1思小公路建设理念的形成过程
2.3.2安全、和谐、服务和创新
第3章天人和谐
3.1生态选线
3.1.1走廊带选择——第一层次
3.1.2路线方案——第二层次
3.1.3细部线位方案——第三层次
3.1.4细部路段线形微调——第四层次
3.2原生地貌保护
3.2.1原生地貌生态目标
3.2.2原生地貌生态保护
3.3野生动物保护
3.3.1保护物种识别及种群数量调查
3.3.2野生动物活动关键路线
3.3.3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3.3.4野生动物通道布设实例
3.4原生植被保护
3.4.1原生植被及意义
3.4.2原生植被保护措施
3.5水环境保护
3.5.1污水处理
3.5.2附属区污水处理方案
3.5.3土壤渗滤处理单元工艺设计
3.6边坡生态恢复
3.6.1边坡生态恢复原则
3.6.2工程实例分析
3.7取弃土场植被恢复
3.7.1取土场
3.7.2弃土场
3.8生活环境质量恢复
3.8.1降噪措施比选
3.8.2声屏障降噪原理
3.8.3声屏障设计比选方案
第4章师法自然
4.1生态公路的塑造
4.1.1思小公路憧憬
4.1.2生态恢复材料乡土化
4.2边坡的生态恢复
4.3中央分隔带景观
4.3.1中央分隔带环境特征
4.3.2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要求
4.3.3思小公路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
4.4隧道洞口景观
4.4.1隧道洞口景观处理原则
4.4.2隧道洞口景观实例分析
4.5互通立交区景观
4.5.1立交区景观处理原则
4.5.2思小公路互通立交区景观
4.5.3立交区景观实例分析
4.6休息、观景区
4.6.1国外休息、观景区简介
4.6.2思小公路休息、观景区
4.6.3野象谷隧道休息、观景区规划实例
4.6.4野象谷观景台规划实例
4.6.5思小公路木乃河观景台
4.6.6思小公路松山岭休息、观景台
4.6.7思小公路红沙河观景台
4.7标志美学
4.7.1交通标志系统美学特征
4.7.2交通标志美学设计
4.8景观标志
4.9其他公路景观
4.9.1路侧排水设施隐蔽
4.9.2边坡挡土墙的弱化处理
4.9.3路侧景观小品点缀
4.9.4路侧隔离栅绿化栽植
第5章以人为本
5.1安全预防
5.1.1安全设计
5.1.2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
5.1.3隧道安全设计
5.2容错设计
5.2.1容错设计理念
5.2.2路侧安全
5.3全程监控
5.3.1全程监控的提出
5.3.2全程监控系统创新
5.4雾区安全
5.4.1雾区安全研究
5.4.2雾区安全对策
5.5收费管理——计重收费
5.5.1现行收费方式弊端
5.5.2计重收费系统
5.6人性化服务
5.6.1多角度服务需求
5.6.2服务于运输
5.6.3服务于游客
5.6.4服务于居民
第6章生态实践
6.1科学管理
6.1.1决策论证
6.1.2开拓管理思路
6.1.3明确建设目标
6.1.4健全管理制度
6.1.5和谐的管理团队
6.1.6过程管理精细
6.2动态设计
6.2.1思小高速公路野外勘察
6.2.2优化路线提高设计质量
6.2.3动态设计——设计工作的延伸
6.3精细施工
6.3.1施工管理措施
6.3.2施工技术措施
6.3.3注重细节
6.4科技创新
6.4.1科研项目
6.4.2科研成果运用
第7章思小绿色画卷
7.1看绿
7.2潜绿
7.3游绿
7.4享绿
7.5抱绿
7.6品绿
7.7闻绿
7.8醉绿
7.9听绿
7.10想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