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犯了低级错误
(2011-08-17 06:16:00)
标签:
时事杂评人物评杂谈 |
分类: 各界声音 |
2011年8月17日
谁犯了低级错误
昨天,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再度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被停职了!
上个月,7·23甬温线特大事故新闻发布会上,王勇平的两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和“这是一个生命奇迹”引起官方和媒体的情绪对立,他的这两句话一时间成了网络流行语,王勇平也由新闻发言人一下子成了新闻人物。时隔20天后的本月12日《人民日报》刊文痛批王勇平“奇迹论”犯了低级错误,4天后的昨天(本月16日)铁道部宣布“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被停职”。
在我国,新闻发言人既是一个风光的职业,也是一个尴尬的角色:受制于人,言不由衷。
按照学院派的观点,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功能,就是通过新闻发布会平等沟通,真实交流,客观告知,让媒体了解真相,使公众知晓真情。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大多归部门所属。他们是部门利益的代表者,一场新闻发布会的成败,往往影响着部门的荣辱,也左右着发言人事业的成败。因此,新闻发布会,尤其是有关危机的新闻发布会之先,部门内部,新闻发言人和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常常要定调子,定口径,定措辞: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发言人说什么、怎样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到啥程度,都是要研究基调,统一口径,一般不允许新闻发言人自己临场发挥,自弹调子。但是现在的记者往往又不满足于听那些早已“三定”了的新闻发布会,常常问得新闻发言人没处藏没处躲。这样,一些发言人就以“无可奉告”搪塞或用“三缄其口”回避。更有甚者,在关于危机或灾难问题的发布会上,故意隐瞒事实,回避问题,如铁道部面对7·23甬温线特大事故,一会说颠覆的列车车厢内已无生命体征,事实是之后又连续发现三位幸存者。如此不顾事实的胡说八道,如此对待生命的野蛮作法,令媒体和受众难以接受。事实胜于雄辩。作为铁道部的代言人,利益维护者,诗人和作家,面对记者的追问,王勇平也只能委屈自己,只好犯低级的错误,以一句“这是生命的奇迹”打发记者,岂止非但打发不了,没能替铁道部救火,反倒引火烧身:不仅遭到广大网民的唾骂,还落了个被免职的下场!
到此问题好像还没有完,我们倒要请教一个问题:难道这仅仅是王勇平一个人犯下的低级错误吗?铁道部,包括部长盛光祖部长在内的其他领导们、决策者,那些和王勇平一起确定基调、统一口径的人就没有责任了吗?只让一个新闻发言人承担责任,虽有点舍卒保帅的味道,但似乎也太失公允吧?
依我看“奇迹论”,既是王勇平犯下的一个低级错误,也是铁道部犯下的一个更低级的错误。这是因为前段时间铁道部常常不顾事实当面撒谎:本来新开通的京沪高铁列车上座率偏低,但面对记者的报道,铁道部居然谎称乘坐率满员!请教铁道部既然满员了,何以又要撤掉三分之一的车次呢?
铁道部,请您说话、办事争取多点“铁”味,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