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三宝”粽飘香

(2011-06-06 05:20:03)
标签:

文本

节俗

端午

长武

文化

分类: 节俗习俗

201166  农历五月初五  星期一  晴天

“端午三宝”粽飘香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端”者,事物的边缘或开始;“午”者,地支之一,因“五”、“午”同音,这样五月五日就作为“端午节” 了。因“端”与“初”同义,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五月初五日称“端午”。又因为“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称“端阳”。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为讨好皇帝,避讳“五”字,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端午节,节日古老,历史悠久,但其起源,众说不一。其一是恶月恶日说:早在战国时代,已出现了视五月及五月的五日为恶月、恶日的俗信。其二是吴越民族图腾祭说:闻一多先生认为,古代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端午节时他们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故端午应称“龙子节”。其三是纪念贤臣孝女说:如民间传说中的纪念介子推说、纪念伍子胥税、纪念屈原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其中影响最广的是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我地过“端午”,少年儿童要佩彩绳、戴香囊、穿裹肚,号称“端午三宝”。

佩彩绳。彩绳又叫“五彩绳”、“花花绳”。佩戴五彩绳者,范围极光,幼至孩提少年,长至姑娘媳妇,男女长幼,人人可戴。儿童少年时期,端午的早晨,当我们还流连于甜甜的梦乡中,早起的母亲已取来了红黄橙绿蓝五种颜色的丝线,每色一条拧成一根更粗更壮的花花绳,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依此有序开始:每个孩子的脖颈间、双手腕和两脚脖,都要为其佩戴上这种颜色搭配和谐,色彩艳丽多姿的花花绳。北方的夏季是一个虫蝎多生,毒蛇出没的季节,据说戴上了这样的花花绳,即使再遇见虫蝎毒蛇,就不会再上身缠绕。花花绳可避夭邪,灭灾病,保平安。及至青春妙龄,男性佩五彩绳者渐稀,倒是那些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于端午之前,早早备好五彩丝线,端午早起自作自戴,颈部、腕间,白皙的皮肤,斑斓的花绳,既养眼又消灾,既美体又吉祥,炫耀于姐妹们中间,展露于老公目光下,何乐不为?

戴香囊。香囊,又叫“香包”、“荷包”,我地更有土名“耍活子”。端午戴耍活子,以少年儿童居多,过去也见一些老年妇女佩戴。端午节的当天,小孩子们人人穿着新买的衣裤,胸前佩戴着奶奶或母亲做的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的“耍活子”,骄傲得就像凯旋的将军。作耍活子的布料,多是作衣裳时候的下脚料,辅以五彩丝线,添加上亿中药材配成的香料。香包看着形象惟妙惟肖,闻着幽香袭鼻,戴着显示着长辈的手艺。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象的香包,象征着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受到老年人的喜爱;自作或买上几枚,赠送晚辈,个贷情浓。老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形象的香包受到小朋友的热捧,佩戴在身,精神几分。青年人选香包最讲究,热恋中姑娘,精心准备别致的香包,端午情郎;小伙子看着这样的香包,自然是美在眼中,甜在心中,乐在胸中。

穿裹肚。“裹肚”,也叫“护肚”、肚兜。纺锤形状,红色面料白色底料,大小不等,以能护住小孩的肚腹最好。其上绣以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的形象,红色面料,彩色绣成,五毒形象栩栩如生。民间风俗以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等五毒为害尤烈。避灾之法,就是给“裹肚”上绣有蟾蜍、蝎子、蜈蚣、壁虎、蛇等动物形象的图案,作成“五毒裹肚”,穿上此种裹肚,就可避邪气、除毒害,得健康,保平安! 也许大家还记得吧,十几年前的咸阳出的一种叫“505神功元气袋”的保健产品,曾风靡全国各地,热销时间不下十年。我地裹肚其实就是“505神功元气袋”的鼻祖雏形。

香包裹肚五彩绳,粽子艾叶雄黄酒, 粽甜荷香端午情,人寿年丰平安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