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月廿三“燎疳节”

(2011-02-25 06:00:05)
标签:

节俗

燎疳

长武

文化

分类: 节俗习俗

2011225  星期五  阴转小雨

正月廿三“燎疳节”

“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今天正月二十三,是我们大西北人“燎疳”的日子——“燎疳节”。

今天白天,人们把从山野田间、房前屋后捡拾回来的柴草和各类庄稼秸秆,集中到自己大门前,再加上傍晚时候清扫院落而来的杂物。今晚夜幕降临,一家人带着木锨,来到门前,点燃堆放的柴草秸秆,干柴烈焰,万家篝火,映亮了村庄的天空,映红了家人的笑脸。大人撕下在大门上贴了半个多月的春联、门神投入火堆,小孩则要把放剩的鞭炮、烟花扔进火中。在一片噼噼啪啪声中,由一位年长的尊者把早晨才贴上门楣的“燎疳娃娃”揭下,狠狠地投入熊熊燃烧的烈焰中。

据说这“疳”啊,是一种顽固的传染性疾病或极难治愈的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威胁很大,大家对此恨之入骨,将其做成“疳娃娃”,烧得粉身碎骨,方解心头之恨。“燎疳娃娃”,被付之一炬,烧得无影无踪了,一家人为此欢呼雀跃,激动得从熊熊燃烧的火堆上跳来跳去,庆贺“疳娃娃”被烧死,希望消灾避祸,燎去以往的厄运和晦气,让 “年”在火火红红中过完。这就是“燎疳”。西北有些地区,不光人要“燎疳”,人们还要把小一些家畜或幼仔抱来“燎疳”,以求六畜兴旺,骡马成群。

“燎疳”活动的最后一项仪式是“扬五谷花”。待到柴禾全部化成火籽后,家长便用木锨扬起火籽,嘴里喊着“玉米花、高粱花”等五谷的名字,这就是“扬五谷花”:满天飞扬着礼花一样的火星,煞是好看。人们依据火星的大小、形状来预测当年五谷丰稔:火星多小而圆的,卜麦子丰收;火星小而不规则的,卜荞麦年丰;火星大而圆的,卜豆子丰稔;大而不规则的,卜玉米丰盛······其实,火星的形状与烧什么柴火、柴火燃烧的程度及抽打的粗细有关。 四处落下的火星,则要娃娃们一一用脚踩灭,防止引发火灾。地上火星熄了, “燎疳”活动宣称结束,一家人回家休息。

我们西北一带,正月二十三“燎疳”结束,标志着春节整个活动完满告成。你看,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到今晚“燎疳”结束,这年这整整过了一个月!此时,惊蛰已经不远,大地即将解冻,人们开始忙碌:忙春耕忙春灌忙春管忙春种了!

据老人说,“疳”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病毒,只有用火烧燎,才能驱毒灭病。其实,燎疳的习俗应该是源于先民对火神的崇拜,相信依靠火的威力可驱邪除魔,佑人人平安,保庄稼丰收。时至今日“燎疳”已经褪去了它自然神祗崇拜和迷信色彩,成为了春节最后一项盛大年俗,这其中寄托着大西北人希望日子红红火火,人旺财旺、风调雨顺、农牧丰收的美好愿景,彰显出了西北地域文化和西北年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夜深了,一家人躺在热烘烘的土炕上舒舒服服睡着了,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睡梦中,庄稼人笑了……他们梦见满地都是金灿灿的麦穗,沉甸甸的玉米棒子,红彤彤的高粱头……

你看,“燎疳”燎出来了西北人的好梦好日子!

正月廿三“燎疳节”

正月廿三“燎疳节”

正月廿三“燎疳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笑不由你
后一篇:不笑不由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