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衣蜡蝉“椿姑姑”

标签:
杂谈 |
2010年8月24日
斑衣蜡蝉“椿姑姑”
现在,正是我地“斑衣蜡蝉”——“椿姑姑”翩翩翻飞或欢快跳跃的季节。斑衣蜡蝉,同翅目蜡蝉科昆虫;民间俗称“花姑娘”,我地人称“椿姑姑”。
斑衣蜡蝉一年一生,历经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附着在树干或建筑物上越冬;小龄若虫身体黑色,上面具有许多小白点;大龄若虫最漂亮,通红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斑纹;成虫后翅基部红色,飞翔时很鲜艳,被称为“会飞的花”。成虫、若虫均会跳跃,在多种植物上取食活动,最喜臭椿,所以,俗称“椿姑姑”。
在我的印象中,蝉都是体态极其笨拙的昆虫,翅膀透明薄巧,似乎无法带动笨重的身体一般;而被我们叫作“椿姑姑”的斑衣蜡蝉,翅膀层叠,外面一层是不招人眼目的内敛的灰白色,上面点缀着黑色斑点,边缘是网状的黑色块,每当她展开翅膀预备飞翔的时候,我们为老天的奇特造化而震惊,上面一层灰黑色翅膀霍地打开,内层鲜红的翅膀犹如刚绽开的红玫瑰花瓣一样,新鲜而夺目。正是因为她有着这样夺目的魅力,人们才会由衷地叫她“椿姑娘”。
斑衣蜡蝉,其卵附着在树干或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危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有惊动即跳跃而去。经三次蜕皮,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活动危害至10月。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树干的南方,或树枝分叉处。一般每块卵有40-50粒,多时可达百余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自蜡粉。成、若虫均具有群栖性,飞翔力较弱,但善于跳跃。
斑衣蜡蝉广泛活跃于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华南以及台湾等地。斑衣蜡蝉是一种害虫,但它的虫体可入药;斑衣蜡蝉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梢上刺吸危害;有时可见数十头群集在新梢上,排列成一条直线;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着植株的生长发育。
斑衣蜡蝉椿姑姑,外表华丽非益虫。
斑衣蜡蝉的小龄若虫
斑衣蜡蝉的大龄若虫
斑衣蜡蝉的大、小龄若虫
斑衣蜡蝉的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