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韩寒、郭敬明和宋浩浩,谁是大师谁是狗屎?
(2009-03-27 14:40:46)
标签:
娱乐 |
韩寒、郭敬明和宋浩浩,谁是大师谁是狗屎?
韩寒和郭敬明是青春文坛的领袖人物,把文学当做赚钱的工具走的是物质利益化的文学路,人们只关心他们有多少版税进账,几乎无人探讨他们的文学性。而以写《双山赋》出名并向韩寒和郭敬明挑战的宋浩浩,走的是一条纯文化文学之路,他的目标不在金钱物质之上。(2009年3月26日新华网)。
韩寒和郭敬明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著名的网络写手作家新贵,2008年分别入选中国作家财富排行榜,说他们把文学当做赚钱的工具尚无不可,但是宋浩浩又是谁呢?我真的很是孤陋寡闻,第一次听说。既然被人评论,想必也不是等闲之辈。为此,上网一搜,才知此人善写辞赋,因一篇《双山赋》被易中天首肯而小有名气,继而为韩寒和郭敬明出了个“赋文”题目,网上沸沸扬扬。但是,我想要把他定位于视钱财如粪土的纯文学作家我还是不敢苟同。
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我们把他尊称为大师。作家因为写作方面的成就也常常被我们尊称为大师,以韩寒和郭敬明现在的成就,我们称其为大师也是实至名归。但是硬要活生生把写了一篇辞赋的写手按入作家的行列,还弄一顶纯文学的帽子,我如鲠在喉。
我认为在文学方面不应该分什么纯与不纯,而应分大师与狗屎!
好的作品在任何时候,都能以丰富的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的引导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抨击各种歪风邪气,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好的作品,需要传播,需要大家知道。怎么样大家知道呢?在眼球经济时代,需要炒作。炒作是吸引人眼球,扩大传播效果的最佳手段。即便是在古代,炒作也大有人在。如那个唐代诗人陈子昂,在市场看见有人正在拍卖古琴,虽然他对古琴一窍不通,但他灵机一动,以天价把古琴拍了下来,并散播消息,三天之后,要在长安最繁华的广场举行古琴音乐会,免票入场。结果当天人山人海,而且都是有身份的人。陈子昂一夜成名。爱屋及乌,他的作品也逐渐被人关注,传唱至今。此外,诸如隐居、骂奸都是很好的炒作手段。其实他们隐居除去欣赏山川美景、陶冶情操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于积蓄自身的名气!比如嵇康,以写绝交书的方式大斥山巨源的无耻,其实也就让自己的清名远播四方罢了,也算是一种很高明的炒作吧。在现代,因炒作成名而获得收益的写手、作家,大有人在,就像文中提到的韩寒和郭敬明,就是很好的范例。即便有人骂他们是臭狗屎,但他们的作品实实在在的影响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甚至更多,在产生经济效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还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这才是迎着满嘴喷屎的痛骂而茁壮成长的一代大师!
不善于炒作,不能引人注意的作品,即便再好,也是一推废纸。因为这些作品对社会没有产生一点积极作用,反而白白浪费了许多白纸。埋在土里的黄金还不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一推狗屎,黄金虽好,在土里面,不知道要多少年、何许人捡到才可以发挥作用;但是狗屎虽臭,即可用肥,即时就可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纯文学即使再好,如果没有人接受,没有众人的主动传播,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只能是高处不胜寒,孤芳自赏的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就像我们称之为国宝或国粹的东西一样,如果沦落到被抢救,被修复,被挖掘的地步,谁还责怪炒作的作用呢?!就像文中提到的宋浩浩,如果辞赋写得再好,不为人传播,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忽视钱财作用,不能为社会经济建设增砖添瓦,这样的阳春白雪何尝不是一推臭狗屎?
把大师骂为狗屎者,都是心理阴暗者。一些文人好的没学会,倒是传承了“文人相轻”的恶习,见不得别人出头,如果有人冒了尖,就群起而攻之,把他说成一堆臭狗屎,让天才死在襁褓里,这才是他们要追逐的快意!这些心理变异的文人,往往以道德君子自居,要求别人自谦、低调,实际是为了争取时间让自己成名,好在别人的犹豫和踌躇中,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实在爬不上去,就抱着大家一块死也不能让你成功的心理,满嘴喷粪,肆意攻击,这时根本不顾及什么面子和道德了,这些丧失道德底线的文人,其实还不如一堆臭狗屎!
把狗屎捧为阳春白雪者,都是固步自封的井底之蛙。这些人自命清高、自命不凡、笃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屑于、不耻于,甚至仇视文学炒作。但是,眼球经济时代,谁能抓住人们的眼球,谁就有可能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直接作用是富强国力,产生社会效益的作用是启迪民生、改变观念、影响人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稳定繁荣。身边的实例一次又一次证明,不夸瓜好的“王婆”,往往走向破产或败落。眼球经济时代,如果还在和寡的曲高面前,望眼欲穿的期盼知音自动上门,这无异于痴心妄想!
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