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转身》(文字陈敏、插图孙文然)

标签:
孙文然小小说选刊新民晚报南方周末青岛文学 |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

转身
陈敏
多年以前,我曾在省城一家旅行社做兼职导游,负责社里的接团事宜。一次,我接到一个个体企业家团队,那是一个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第一批个体户代表”组成的团队,大概有三十多人。给我记忆最深的是我的一位老乡,叫王元宝。
王元宝,这名字,一听就是个有钱人。他个子矮胖,腆着个大肚皮,右眼角长了颗大瘊子。他从我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中听出了家乡口音,于是,就对我格外热情,亲切地称我为小老乡。
王元宝靠什么发家致富成了当地第一个万元户的,这个我不便问,干接团这行,我能做的只是给客人留下良好印象,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
一个晚上,带团游览结束,入住酒店,刚一进来,王元宝大踏步上前,走到大堂角的一个小酒吧,迅速拉开酒柜的门,抓起酒塔上的一瓶酒,打开就喝。我连忙拦着,说:“哎,老乡,别喝这个,要喝咱下楼去买,这个贵着呢,是单独收费的,酒吧里的东西成本高,也不能随便喝!”他说:“不怕,不怕,随便喝!”他自己一边喝一边还递给我了一小瓶。他递给我的是一瓶XO“人头马”洋酒。就这样,他喝,也让我喝。我从没喝过洋酒,我哪敢碰那个啊!我正为每月的房租和一日三餐举步维艰呢!
我呆立,看他喝酒。他喝酒的动作像极了大热天在街边喝汽水的孩童。
酒瓶瞬间来了个底朝天。
“这世上再没有比喝洋酒更幸福的事了!”他抹了抹嘴角,一边说,一边很受活地舒了一口长气,又随手从携带的包里掏出了一瓶可乐,打开,对着酒瓶的口,吱——地灌了回去。酒瓶被灌满了。我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啊?”他说:“灌满他们就看不出来了!”“这酒瓶没封口,已经打开了!”我疑惑地问。他说:“不怕!不怕!”他又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机器”,把瓶子一旋,再一扣,吱——“自动封口机,这是俺发明的!”他得意地说:“人太聪明了,不允许自己有便宜不占,你说是吗,小老乡!”他斜了我一眼,转身,扬长而去。
个体户原来是这样的啊!我疑惑了很多日子,心里想,万元户怎么能是这种人呢!有钱人怎么就这德行!
时光匆匆,一晃十多年过去。我改行做了个小小的公务员。一日,随手翻阅报纸,在都市周末版的一角,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映入眼前:王元宝进去了!判了13年。据说他有一次在酒店喝酒,用他发明的“小机器”成功地将一只死苍蝇送进一罐世界知名品牌的啤酒里,本想利用消费者权益,向那家著名的商标品牌好好敲一杠子,不曾料到,竟然“栽”在了一个服务生手里。
看完消息,我确实没有吃惊,我早已料到他该有这样的结局。
眨眼间,又过去了十几年。一个周末,闲来无事,想给自己找个清静的地方放松心情,于是,驱车,独自来到郊区的一座寺院——双塔寺。
走进寺院中央,高墙深院内古木参天,周围全是晚秋的景致,寺虽小,虽旧,却有一种不衰的感觉。寺里游人稀少,高大的,黄叶飘零的梧桐树上,几只鸟儿喳喳鸣叫。远远的,一个矮胖的老和尚走了过来,向我问好,我向他一拜,随即见他将一本烂皱皱的名册打开,送到我面前。上面写着一些我完全不认识的姓名以及捐款的金额。
碍于情面,我努着劲捐出100元,即刻得到他递过来的一串造价极低的木珠手链。抬头看他的一瞬间,目光顿觉凝住,他右眼角的那颗瘊子赫然犹在,让我不假思索地一眼认出,他是王元宝。
王元宝,老乡!我惊得大叫一声。但见他冷冷地瞥了我一眼,将一根手指放到嘴边,嘘——的一声,小声道:“施主,别叫,你认错人了,佛门净地,不得妄语!”他躬身,向我揖别,迅速转身。
晨钟暮鼓
安之若素
洗尽铅华
日暮天涯
他甩给我一个背影,一边咕哝着,一边疾步离去。
(选自《青岛文学》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