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望春风》(文字金晓磊/插图孙文然)

标签:
孙文然小小说选刊南方周末新民晚报绍兴晚报 |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

望春风
金晓磊
宋小薇觉得新住进来的老人有点怪。都已经两天了,他对所有的人还是不理不睬的,总是一个人沉默地躺在病床上。有时,点滴都快挂完了,他也不按铃通知护士,害得主管他的宋小薇总要多跑几趟去瞅一眼。已经够忙的了,还碰到这么个添乱的,真让人不省心。宋小薇有时不免在心里发几句牢骚。可一个转身,宋小薇立马原谅了老人。老人已经87岁了,和她爷爷差不多岁数。俗话讲“老小孩老小孩,老了就和小孩差不多了”,有点脾气也可以理解,再加上住的又是病房——目之所及,除了白色,似乎还是白色: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床单、白色的被子、白色的吊顶,换成谁,都不会高兴。
进去给老人测体温的时候,宋小薇看见发给他的食物又原封不动地搁在桌子上。宋小薇突然涌上一阵酸楚,俯下身子,轻轻地喊了一声:“爷爷!”
老人的眼皮抬了一下,旋即又合上了。
“东西总要吃的,”宋小薇说,“否则,身体更加不会好了!”
老人嘴巴微张,有气无力地吐出一句话来:“我想回家!”
宋小薇心里“咯噔”了一下,很快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是想放弃了。
“爷爷,等身体好了,你就能回家了!”宋小薇也知道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高危病人来说,明天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可是不努力到最后,谁都不能放弃。
老人不依不饶,说:“我就想回家!”口气跟个孩子认定了眼前的一个玩具似的。
“爷爷,听人说,你以前是音乐学院的教授?”
宋小薇边说,边俯身给老人拉了拉被子。她看见老人紧闭着的眼睛,像是突然被竹篾片划出两条细缝,冒出火星来。
宋小薇暗自一乐,赶紧趁热打铁:“爷爷,我儿子正在学小提琴,正想着以后请您指点指点呢!”
“我是乐团的指挥,可不是拉琴的!”
“指挥啊,那更厉害!”宋小薇说,“这么多人都得听你的。哦,不,不,应该是都得看你的手势,光想想就觉得挺牛的!”
老人沉默了一会,挣扎着动了下,咧着嘴笑着,说:“小鬼,被你说得手臂都饿了!”
宋小薇连忙起身去床尾,握住摇柄,顺时针摇了六下,老人仰躺着,吃饭喝水刚刚好的姿势。
进入三月,老人的身体,和天气一样,渐渐好了起来。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宋小薇没有了起初那样脚不沾地的忙碌。得闲,老人也会主动和宋小薇聊一些年轻时候乐团演出的事情。
“爷爷,你指挥乐团演奏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吗?”宋小薇问。
宋小薇读高中的时候是学校的文娱委员,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能有机会现场聆听儿子作为其中的一名小提琴手上台演奏《命运交响曲》。
“当然有啊!我最后一次指挥《命运交响曲》好像是千禧年那会儿!”老人面泛光泽,手臂不由自主地晃动起来。
“一眨眼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老人感叹道,“时间过得可真快!”
“是快啊,”宋小薇说,“爷爷,明天再给你去做个CT复查,相信你马上就能回家了!”
宋小薇转身要出门的时候,老人追问了一句:“小宋,我进来大概多少天了?”
宋小薇看了看床尾的卡片,说:“是1月27日进来的,一个多月了。”
“哦,也不知道外面怎么样了?”老人兀自叹了口气。
“一切都在好起来!”宋小薇边走,边朝老人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第二天早上,宋小薇和另一名志愿者推着老人去医院的检查区。出电梯,往右拐,就是通往检查区的一条甬道。阳光像一件无边的橘黄纱衣,一下将宋小薇她们从头到脚都包裹起来了。宋小薇的脑袋里忽然跳出挂在病房走廊上的一句话来,“没有一个黎明不会抵达,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现在,黎明又一次抵达,春天终于也来了。
朝阳刚刚爬上远处一幢楼房的平台。阳光丝线一样柔软,一点儿都不刺眼。
宋小薇放慢了脚步,侧身问道:“爷爷,你想不想看会儿太阳?”
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连声说:“好啊,好啊!我昨天仔细算了算,我已经35天没看到太阳了!”
于是,宋小薇将护理床停了下来。她们静默着,一起望着东边的太阳。
老人又朝南边望了望。
老人还朝北边望了望。
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了。宋小薇只听见春风在阳光里,汩汩地吹着。她还看见了浩浩荡荡的春风正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唤醒这座英雄的城市。
(选自2020年7月22日《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