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老刘的理想》(文字梅子涵、插图孙文然)

标签:
孙文然小小说选刊新民晚报四川文学安徽文学 |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

老刘的理想
梅子涵
胖胖的老刘,我们有好多年没见到了,真是好多年了,因为人们早就叫我老梅了,可是我们认识的时候,我是一个多么标准的小梅,你总是喊我小梅,那时我才二十岁。
那时的我,总想问问老刘,是怎么也到农场来的?他是一个特大工厂的团委书记,却被搁放到农场和我们这些青年在一起,在海边的盐碱地上种着长也长不出的庄稼,在简易的平房里睡度寂寞夜晚。我们也寂寞,但是有妻子有孩子的寂寞和自己还只是一个孩子的寂寞不会一样,他和我们不会一样,他那时应该是四十几岁了。
胖胖的老刘总乐呵呵,所以他是不是寂寞其实是我在猜。我们本是在不同连队,我在砖瓦厂,被借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小组,进入到一个和我们没有关系的连队,调查一个“集团”,其实那算什么“集团”,就是几个好端端的有智慧、有爱好、喜爱读书、甚至崇拜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在一起说了些有知识有情调的话,抱着吉他弹了几首软软的外国歌。老栾是组长,老刘和我们是组员,我们每天把那几叠别人整理好的材料翻过来倒过去地看,我是懒洋洋地看,老栾假装很正经地看,老刘是乐呵呵不往心里去地看,小周是根本看也不看,老拉着我到大堤上去“视察”,走着玩,他用手捅捅我,在我耳边轻声说:“可以去视察了。”我们就走出去,老栾从来都假装没看见。
我重点要说的不是这些,我是要说猪头肉。猪头肉是老刘带回来的。每个月我们轮流回上海休假四天,老刘每次都是第四天傍晚回来。他乐呵呵地走进宿舍:“同志们,我回来了!”
那时,我们正在吃晚饭,他放下背包,乐呵呵地说:“你们吃得慢一点,就是放慢节奏。”他这么说的时候还滑稽地挤挤眼睛,其实我们本来就是缓缓地吃,碗里除了饭就是青菜,天天吃这个,没有激情狼吞虎咽!那时的农场,哪个连队的食堂会丰富呢?我们砖瓦厂算是最好了,除了青菜,还有一点红烧肉,那个红烧肉也不是家里烧的正宗大块的那一种,而是一小块一小块不如叫红烧肉丁。有时还有荷包蛋。这的确已经是非常非常好了!关键是每天晚上九、十点钟食堂卖烂糊面,那时上中班的人下班,每到这个时候,个个敲着碗喊“吃烂糊面啦”朝食堂奔去,夜里寂寞的枕头上有了烂糊面味道。
老刘买了饭和青菜回来,从背包里取出了零打的六十度高粱酒,装在盐水瓶里,他喜欢喝一点白酒,每一次回来都要带几瓶,然后取出一个不小的纸包,一包猪头肉,切得整整齐齐。
老刘夹了给我们,每人两小块:“同志们,请慢用!”他乐呵呵的滑稽相,拿筷子的手都有些快活、满足地颤抖。他为自己倒一小杯酒,说:“我喝酒了!”快活喝一口,我每次都很认真地看着他很快活地喝的这第一口,我的眼里、心里充满为他的满足!我好像非常懂那个味道是如何顺着他的喉咙滑进他的身体的,他的脸上、神情里弥漫得充分!
老栾是山东人,说着烟台话,原来也是上海一个局里的干部,不知道怎么也来了农场。他嘿嘿笑着说,他的烟台话里夹一点上海话:“猪头肉味道蛮好,阿拉在上海的时候,下班经过熟食店也会买一点。”老栾有时还会说他在上海上班时中午休息打乒乓球,他说:“阿拉打乒乓球的房间地板是打蜡的!”我和小周都是小青年,看着老刘夹给我们的猪头肉,都说:“谢谢老刘!”
猪头肉我以前没有吃过,家里不买这样的东西,吃着老刘夹给我的,觉得真是好吃!老刘喝着酒,吃着青菜,嘴里倒抽着快活、满足的气。老栾说:“你自己怎么不吃猪头肉?”老刘说:“刚从上海回来,肚子里有油水,留着慢慢吃,慢慢喝老酒。”老刘不舍得吃,因为他每天晚上都要喝酒的,他的白色小酒杯一直放在床边的小桌子上,那是他每天晚上的理想。
老刘喝着酒,吃着青菜,说着在上海听到的各种消息,他不那么舍得吃猪头肉,只要天气不热,他带来的这一包都是要吃好几天的。他还是会对我们说:“你们吃啊,同志们。”但是他不再夹给我们,我们也都不会再吃,因为我们知道老刘的珍惜。老栾会说:“你自己吃,你慢慢喝酒,阿拉已经吃好了。”老栾的话算是代表我和小周了,我们都先后离开了桌子,出去洗碗,然后到大堤上去“视察”,老栾一个人站在走廊里抽烟,他不喝酒,但是抽烟,老刘不抽烟。
老刘,你每晚有猪头肉或者没有猪头肉,看着你乐呵呵地喝酒,我心里也总是乐呵呵,我真喜欢看着你这样喝酒,如同看着我的父亲喝酒,他那时正在很远的另外一个地方过着寂寞的日子。
老刘,我们有四十几年没有再见到,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四个多月,我后来也喜欢吃猪头肉了,和别人一起吃饭,每当桌上有猪头肉,我都会说:“我讲老刘的故事给你们听。”老刘,你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老刘,你现在应该乐呵呵的快九十岁了吧?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小梅。不过人家早就叫我老梅了。
老刘告诉过我们,他的猪头肉是在摆渡口的熟食店买的,他家离摆渡口很近,他买了猪头肉,登上摆渡船,然后到对岸换长途车,慢慢开到农场。其实啊,老刘买的猪头肉,老刘喝着白酒,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寂寞,尽管他是乐呵呵的样子,老刘,是这样吧?
(选自2018年6月21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