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数牙》(文字徐东、插图孙文然)

标签:
孙文然十月青州文学小小说选刊广西文学 |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

数牙
徐东
北方平原的一个小村子里,父亲几十年来一直守在商店,没出过远门。
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分别在城里安了家。在他们结婚需要父亲参加时,父亲也拒绝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前往。
有条河从村前流过,河里有荷与苇。孩子们小时曾在河中游泳,捉鱼虾。四季分明的村庄,有着很多乐趣,也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在繁华都市,他们也只有在深夜时,才会忆起。有时回忆会由一场蒙蒙细雨开始,那会使他们产生忧愁,但他们喜欢那种感觉。他们感到过去并不遥远,父亲还在,而母亲也在他的身体里,当他们用左手握住右手时,隐隐约约地能感觉到。
母亲比父亲大十多岁。她身材高大,又黑又壮,总有使不完的力气,因此家里和外头的活全由她一个人干了。商店里的事她不过问,由瘦小多病的父亲打理。母亲在六十六岁那年突然精神失常,离家出走了。得知这个消息,孩子们赶回家中。他们看到父亲依然坐在店内一张椅子上,几十年来似乎保持着一种姿势,也不感到累。孩子们对父亲那样的存在感到失望。一直以来,他们觉得父亲不劳而获,对他缺乏好感。不过,在母亲出走几年后,由于一直没打听到任何消息,他们对母亲的感情,渐渐转移到父亲身上了。那是一种想象式的理解,他们对父亲莫名地产生了一些亲近感。
父亲从不给孩子打电话。母亲还在时打给孩子,父亲也从不对孩子说什么。孩子们为此都有一些难过,也不乐意给家里打。母亲走失后,孩子们内心里甚至希望父亲最好也消失。如果父亲走出去,也许会遇到走失的母亲。更重要的是,如果父亲不在了,他们会感到轻松。不过,有时在需要证明自身存在源头的一种莫名情绪的支配下,孩子们也会忍不住给父亲打个电话,与父亲说上几句。父亲的声音总是干巴巴的、冷冰冰的。从父亲的声音里,孩子们感到母亲越走越远,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
父亲越来越孤独。他从来都是孤独的,母亲在时也一样。有一些人虽说免不了跟父亲打交道,可去商店也只不过为了买东西。在必要说起父亲时,他们甚至想不起该如何评价他。孩子们对父亲有诸多不满,却越来越不想克制对他的感情,也不再想装成本来的样子。他们发现,自己也像父亲那样孤独。他们很少笑,不爱讲话,对别人总也提不起什么兴趣。
有一次,孩子打电话让父亲到城里来。他们都有多余的房间,可以轮流照顾他。当父亲拒绝时他们才感到,父亲明白他们并不真心希望他到城里去。父亲愿意孤独地生活,对于他,一切都不重要。
有一天,有个孩子回到家里。在家门口他看到店铺的门开着,父亲坐在一片灰暗的光中,手里拿着一面镜子在照。孩子走近时,父亲看到了,他却没有说话,他正在用拇指与食指撬开嘴巴,看口中的牙。
儿子默默看着父亲,后来父亲用手指着桌子上的那颗刚落下来的牙说,刚又掉了一颗。我想知道,还剩几颗,你帮我数一数。
孩子默默无言地帮着父亲数牙。他觉得人真是奇妙,不可理解,然而谁也不能说自己看到、想到和感受到的就是全部。
(选自《广西文学》2015年第11期)
前一篇:睹照思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