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文然
孙文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65
  • 关注人气:4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2014-09-19 03:51:06)
标签:

转载

分类: 专业经典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接下来一站是我们此行的最重点:永乐宫,准确地说,是“永乐宫壁画”。永乐宫原在永济县永乐镇,因三门峡水利工程,1959年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至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复原保存至今。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主要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占地86000多平方米,其中宫门是清代的建筑,其余的都是元代所建,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官观,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永乐宫以其保存下来的、举世罕见的元代壁画闻名于世,整个永乐宫几个主要的大殿内都有精美的壁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笔法高超,是中国绘画美术史上的杰作。图为三清殿东侧墙上的壁画。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去永乐宫路上隐隐觉得不妙,堵车严重,索性弃车步行。到得永乐宫门前,真个是人山人海。原来,永乐宫门票大提价的同时,领导免费开门三天。这下子观众大爆棚,不得不控制人流量,但宫内仍然人满为患,我们虽然在门口等了近半小时,但因此省了门票钱,在人声鼎沸中也“偷拍”到了壁画(当然,没开闪光灯)。所谓因祸得福。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平时看多了石制的文保牌,这个木制的文保牌让人眼前一亮,相当的古老。

    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的碑文记载,这里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诞生之地,吕氏死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在金代末年的时候扩充为道观,到绍定四年(1231年)时道观毁于火灾。当时新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等人,深受朝廷的宠信,祖师吕洞宾备受尊崇,次年敕令升观为宫,封真人号曰“天尊”,并派河东的南北两路道教提点潘德冲主持营建此宫。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说永乐宫于1247年动工,至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纯阳殿壁画竣工,施工期前后长达110多年,几乎与元朝相始终,明清时曾进行过小规模的维修和对壁画的补绘。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新址所在地为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城墙遗迹犹存。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内,除山门外,中轴线上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图为龙虎殿,又称无极门,元代是永乐宫的宫门。殿的台基高耸,殿身面宽五间、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龙虎殿进深六椽,内部梁架简洁。“无极之门”匾额为元代原物。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龙虎殿因只是原来的大门,所绘壁画不多,为神荼、郁垒、神将、神吏、城隍、土地等26个守卫仙界的天神,手持各种兵器,铠甲庄重森严,威风凛凛。历年来墙壁破损,后代泥补、重叠抹刷情况严重,后经专家们细心揭露,原壁画才重见天日。

    此殿壁画本未开放,我们把门稍推开,拍到了壁画。此为西侧墙上壁画。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永乐宫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殿,因为原来是供奉祭祀道教神话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座神像的,故而得名。台基高大平坦,雄伟壮观,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殿前院落空间也最大,后方的纯阳殿、重阳殿体积和院落逐渐缩小。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三清殿外檐用六铺作单抄二昂斗拱。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殿顶用美丽的黄、绿、蓝三彩相间的琉璃浮雕相连,组成了五条室脊,做工精湛,色彩鲜丽;鸱尾高大雄伟,色泽美观。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三清殿内部宽敞明朗,三清殿、纯阳殿的抬梁式构架均采用殿堂形制,下架用明栿,上架用草栿。殿顶施彩绘,琳琅满目,人物、花卉、龙、凤、麒麟等造型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各个构件上的彩绘保存完好,有彩绘有雕塑,彩塑结合,在它处十分罕见。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这是殿顶三个藻井中,位于中间和东部的两个。三清殿的藻井做大方形藻井,向上共凸进三重:第一重为斗拱层,每朵斗拱做出外拱四跳,四周交圈;第二重为八角形,在每个角内再用斗拱会合,每朵五跳;第三重做圆形,再划分10个斜梁支撑,在10条斜梁底面全部做斗拱,一直交到藻井顶部,再雕塑出二龙戏珠。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殿内布满壁画,画面高达4.26米,全长94.68米,总计有403.3平方米,是元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洛阳马君祥等人绘制,内容是《朝元图》,即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图像,以八个帝后装的主像为中心,四周围以金童、玉女、逃凇、力士、帝君、宿星、仙侯、仙伯、左辅、右弼等共计286尊塑像,背衬浮腾的瑞气,足登线绕的祥云,一派仙境的景象。

    壁画的主像高3米以上,侍者2米多高,前后排列有四五层之多,构图严谨,场面开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表情栩栩如生。图为殿内北墙西侧的主像及随从,为勾陈星宫天皇大帝、南斗六星、二十八宿和天、地、水三官以及历代传经法师等。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这是西墙的两个主像及随从,为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和十太乙、八卦、雷雨诸神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这是扇面墙外西侧的主像及随从,为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和玄元十子等。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这是北墙东侧的主像及随从,为中官紫微北极大帝、天至大圣及北斗七星、十一曜、二十八宿及历代传经法师

    该殿壁画的画法采用了“重彩勾填”的方法,设色多以石青、石绿为主,从而显得纯朴自然、浑厚有力,在衣冠和宝盖部分,大量运用沥粉贴金,使画面主次更加分明,绚烂多彩,精致有加,称得上是古代绘画中的精品。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这是东墙南侧的主像及随从(北侧的主像及随从见本贴首图)。整个东墙是大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地只和扶桑大帝、十二元神、五岳、四渎、地府诸神。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左为扇面墙外东侧的主像及随从(右为北墙东侧壁画),为南极长生大帝和玄元十子等。

    这些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以南墙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前导,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围绕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在画面上徐徐展开。画面上的武将骁勇骠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个画面,气势不凡,场面浩大,人物衣饰富子变化而线条流畅精美。这人物繁杂的场面,神采又都集中在近300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礼仪中,因此被称为“朝元图”。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元代壁画。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扇面墙后壁,半悬“救苦夭尊塑像”,这是永乐宫内仅存的原塑像。其他塑像都是近年补塑的,如果塑像能保留下来,那肯定会与壁画一样震撼。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纯阳殿又称吕祖殿,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八架椽,单檐歇山顶。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殿的内部仅用四根金柱支承,大梁跨越四间,从而使大殿的空间显得异常开阔。藻井为一前一后,本图所见为前方藻井。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纯阳殿藻井只有两重,比三清殿少一重,但也是精美绝伦。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殿内四壁和扇面墙壁满绘着描绘吕洞宾生平事迹的“纯阳帝君仙游显化之图”共计52幅,每幅画自成一体,相互之间用山水、云雾、树石等自然景色相隔连,画面上的亭台楼阁、酒肆茶舍、园林私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纯阳殿壁画精美程度还是逊于三清殿,而且破损严重一些。纯阳殿壁画是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好古的门人张遵礼等人绘制的。

    扇面墙后还绘有吕纯阳向钟离问道的壁画。可惜无法拍到。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纯阳殿壁画中,贵官、学士、商贾、平民、农夫、乞儿等各类人物造型神态动人,表情各异,这些画像是研究元代中国人民生活情况的珍贵资料。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纯阳殿后是重阳殿,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重阳殿规模较小,面阔5间,进深4间,单檐歇山顶。殿基略低于纯阳殿。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此殿也是减柱风格,梁枋彩绘有花卉、龙凤等图案。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重阳殿内以连环画的笔法描绘了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传教活动,共计49幅,面积达162平方米。刻画细腻,与纯阳殿如出一辙。


[转载]运城唐宋元建筑大观(11):永乐宫(壁画)
    每幅画均有榜题,是研究壁画的艺术风格和道教发展史的重要资料。画面上山石云树,色彩和谐,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幅巨大的青绿山水图。各类人物,也精妙传神。

    扇面墙后绘诸神拜三清图,据说颇具唐宋之遗风,是全殿壁画的精彩部分。可惜也是不能拍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