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窑
伍中正
砖窑是乡里领导拿定主意后建的。建窑那年,很多村民参加了劳动。砖窑的烟囱还是乡里领导请了一个专门修烟囱的建筑队修好的。
不到三个月,窑建好,就开始烧砖。砖窑烧制的红砖,满足了城里人建房,也满足了村里人建房。
红砖生意很好,等候拉砖的车辆,一辆接一辆排队,排队的车辆从场内排到了场外。
牛尾看着那红火的场面,就有点心动,再没有比承包砖窑更来钱的了。
牛尾下定决心,一定要承包砖窑。他提着一袋子钱风风火火地来到乡财政所,交了承包款,然后就在砖窑承包协议上刷刷地签了字。
拿着那份协议,牛尾站在砖窑边,他大喊了一声:砖窑是我牛尾的了。
牛尾辞退了本乡本土的民工。起初,有几个民工跟他拼命地闹,说,牛尾,你个白眼狼,好处都不让村里人得。
有人还故意推倒了烧好的红砖,有的人还堵住了拉红砖的车。牛尾见了,抛出一句话,推砖、堵车,我都认了,以后再闹,我对你们不客气!
后来,再没有人推砖,也没有人堵车。
牛尾招的全是外地民工。在牛尾眼里,外地民工很听话,拼了命地在砖窑干活。
牛尾运气不好。那一年,整个砖场场坪积压的是没有卖出去的红砖。
那一年,牛尾仔细一算账,自己亏了。
牛尾借了一笔钱付清了所有民工的工资,让外地民工一批批回家了。
牛尾看看昔日红火的砖窑到了他的手上,就成了废窑,他怎么也想不通。
牛尾背着一个大背包,在砖窑前大喊了三声:砖窑!砖窑!砖窑!然后就消失在村庄。牛尾还没走出村庄前,长鱼见了他一眼。长鱼说了一句:村里就你一个人有胆识!
牛尾一句话没对长鱼说,疯一般地跑开了。
有人说,牛尾跑了,他不跑不行,他借的都是银行的钱,要账的睡在他的家门口。
砖窑废了。
长鱼打量了砖窑,不停地感叹:牛尾,村里人不感谢你,长鱼得谢你,你给了长鱼一个好住处。
长鱼住进了砖窑。他在窑里放进了日常生活用具。
长鱼住进废窑的事,让村主任知道了,村主任赶紧过来,一直劝说,长鱼,你是村里的特困户,县里领导慰问的重点对象,下次来,要见不着你,村干部说不出理由。
长鱼说,你就说村里没了长鱼,长鱼出去打工了。
村主任走时,说,长鱼,你太不支持村里的工作了。
长鱼对着村主任的背影说,长鱼住在牛尾的废窑里,也叫不支持工作?
住在窑里,长鱼没事就吹笛子,长鱼有一段没一段地吹。也不知吹的是啥曲子。那阵子,村庄的人听到笛子声,说长鱼一个人在废窑里发神经。
长鱼觉得住在砖窑好。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夏天,窑顶上的雨棚遮了火毒的太阳。冬天,呜呜作响的北风吹不进窑里。
春天了。春雨一场接一场地下。废窑也开始漏雨。村主任要长鱼住到别的地方,莫窑塌了。
长鱼说,我看过了,窑结实着,不会塌。
村主任无奈,只得依了长鱼。
年底,村里干部要集中慰问长鱼,送点粮食和衣被。
长鱼接过村主任手中的粮食,感激的话说完后,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长鱼拉着村主任的手说,以后,不用来送了,长鱼出去拿就是了。
村主任问长鱼有啥要求,长鱼说,要说要求,只有一个,窑里暗,最好安上电。
村主任说,村里尽量满足长鱼的要求,安排村里的电工,往窑里牵了电。
果真,每到年关,长鱼就在村里领回粮食和衣被。
从监狱里跑出来的逃犯惊动了当地的公安部门。悬赏抓逃犯的告示贴到了村里。人们的嘴上都在议论逃犯的生死和去向。
村主任告诉长鱼,最近监狱跑了一个犯人,见着了,要向村里报告。他还对长鱼说了犯人的大致面相。
长鱼说,一定报告。
长鱼那天起来,就发现废窑里躺着一个人。
长鱼没有叫醒那个人,就走出废窑。
村主任带着很多人来到废窑,那些人将废窑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个躺着的人还没有站稳就被抓住了。村主任对着告示上的逃犯面相比对了一下,就往派出所送。
当地的公安部门一定要将抓住逃犯的5万块钱赏给长鱼。没有长鱼,没有长鱼提供的线索,抓捕逃犯很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长鱼一点心思没费地拿到了5万块钱。
长鱼一分不少地把5万块钱捐给了村里。
村主任说,长鱼,你一个人还吃着国家的救济,拿了5万块钱,往后可以养老。
长鱼说,长鱼揣着5万块钱,睡在废窑里,不安全。再说,拿5万块钱,也不该长鱼一个人拿,大伙都帮着抓了坏人的。
村主任只得依了长鱼。
2010年,牛尾开着一辆宝马风光地回到了村庄。
牛尾要实现他办工厂的梦。他把宝马停在砖窑,一步步走进废窑。在窑内,他看见了长鱼。
长鱼一眼认出了牛尾。长鱼说,牛老板,你的砖窑还在,长鱼一直在给你看着。
那一刻,牛尾的眼里是泪。
(选自2013年5月14日《常德晚报》)(湖南嘉禾潇风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