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生命是美丽的》(文字李永康、插图孙文然)

标签:
李永康光明日报微篇文学孙文然青年博览文化 |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
生命是美丽的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儿就没走出过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作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我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只要你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没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
他说,想。
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
他抹着眼泪点点头。
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地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我既高兴又担心。
又上活动课,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那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载《宜春日报》2002年5月15日,《小小说选刊》2002年16期、《小说精选》2002年11期、《读者》2003年7期、《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3年8期、《课外阅读》2004年5期、《阅读与鉴赏》(初中版)2006年3期、《读书文摘》2007年9期、《初中生阅读世界》2011年12期等转载。收入《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等数十种选本。

李永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 员,成都市作家协会理事。1987年开始发表小说,已在《北京文学》《文学报》《南方周末》《百花园》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其中数十篇被《小说精选》《读者》《作家文摘》《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各种报刊转载,并被收入《中国小小说精选》(英文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精选》(汉英对照)、《微型小说鉴赏词典》《小小说300篇》《微型小说新世界》等100余种选本及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多篇作品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二等奖、三等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已出版《小村人》《生命是美丽的》《红樱逃》三部小说集。代表作有:《生命是美丽的》《酒干倘卖呒》《两棵树》《地球还原公司》《红樱桃》《将军树》《吹气球游戏》《小村人》《十二岁出门远行》《老人与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