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人·迷惘
(2010-01-31 21:09: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精品文摘 |
苏曦:官场“不可接触者”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 发自温州苍南
来源:南方周末
十年过去了,从“先进党员”到“官场疯子”的苏曦仍然没想明白。10年前,他因为给一个穷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被树为榜样学习;5年前,他因为不守官场规则 而被称为“疯子”;如今,他试图“按规矩出牌”,却没人再愿意带他玩了。这个同僚们眼里的“不可接触者”,在经历了意气风发到痛苦挣扎的全过程之后,已成 孤独绝望的官场“祥林嫂”。
10年前,苏曦是被号召全县学习的“先进党员”;5年前,他因为完全不守官场规则而被称为“疯子”;如今10年过去,他试图“按规矩出牌”,却发现没人愿意带他玩了。
“组织上说我疑心病重,说我爱搞事,不注重团结。”苏曦心里很明白,这就是苍南官场给他贴上的标签。
在当年那场著名的官场公案中,苏曦的上级、乡党委书记杨仲锋因在收缴统筹费过程中非法拘禁和殴打村民被认定违法,最终被免去党委书记职务,但旋即在两个多月后调任县扶贫办副主任。而与之发生冲突的时任副乡长苏曦,只能服从组织安排,写了辞职报告。
冲突的导火索其实简单,有次一个父母被带走的小女孩儿大冬天站在乡zf大院里哭,苏曦把孩子抱进屋子,给她点吃的。“就说我脑子有问题,没有跟乡干部站在一起、同仇敌忾。”
他觉得自己被组织彻底抛弃了。“这些年非常困惑、非常惶恐、非常不安”。
非我族类的结果现在可以看到了。苍南的官员们承认,大家以前怕苏曦告状,但现在苏曦即使不告状,说的话也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别人去讲,领导会听,苏曦一讲就坏事”。
“你讲成绩可以,你讲问题,你说的对,也说你搞来搞去。”苏曦觉得,“芝麻大的事,也要查你、要处理你。”
一个例子是,10月12日到13日,苏曦曾带队和奉化市气象局交流。因为太过匆忙、外出时只向分管副县长口头汇报,未经组织部门书面同意。回来立即遭到了调查,被勒令写出检讨。
6年内换了三任局长,他的苍南县气象局副局长职务仍毫无变动。同事们或走或留,他却依然原地踏步,还是以前的副科级干部。
他甚至失去了公务员身份,他目前是苍南县惟一的事业编制副局长。现在,他有时候也向上级写写信,但内容仅仅是询问“能不能调回机关,恢复公务员身份”。
渐渐地,他自言感觉自己不是在做官,“好像监狱坐牢一样,还是不知期限的那种”。
在2004年被南方周末报道后的过去5年里,苏曦正努力学着适应主流的官场生活,“领点工资,做点分内应该做的事”。
苏曦说,对很多事,他已经从看不惯、转到沉默,最后变成消极以对。“改变不了社会,只能改变自己。”
但改变自己依然是痛苦的事。“这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不想做的事情,你硬要去做。”
宦途二十载,他依然无法放弃自己内心的小小愿望,“换个地方,往上走,有个更好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为了这点愿望,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实干苦干终有一天能得到组织的承认。同事们见证,每天清晨,苏曦依然是气象局最早到岗的第一批人。干起活来,依然可以通宵达旦,“一副不要命的样子”。
“这几年我活得很累,很痛苦。”苏曦一说起来就开始哽咽,“梦里面一直在挣扎、在斗争,失眠。有时酒喝醉了,就难受得受不了。能不能动一动,能不能动一动……”
在小县城的政治漩涡里挣扎、回旋了那么久,对自己的仕途,他还是不死心。“想做做不了,不做又难受,心里面一直蠢动。”
为了回归主流,能被组织和领导重新接纳,苏曦在过去的10年里改变了许多,“要像水一样,水能以柔克刚,要学会转,不要样样碰壁,花点时间绕过去,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两年他的脾气的确已经改变了很多。”苏曦在气象局的多位同事说,一些看不惯的小事,他已经很少主动再提。
以前那个对大家要求苛刻的苏曦似乎不存在了。6年前,苏曦分管气象预报时,曾要求职工汛期24小时住在台里,晚上不时查岗,现在则已基本不管。
和同事的交流、聚会,也比以前渐渐多了起来。开会时,“领导”苏曦变得似乎平易近人,频频征求大家的意见。
一些新进气象局的年轻人开始同情他,少部分人读过媒体的报道后,甚至对他产生了小小的崇拜。
但作为苍南乃至温州出名的“刺儿头”,传说中“到一个地方扳倒几个干部”的苏曦,在苍南官场的招牌还是太过惹眼,令人望而却步。
气象局的经历似乎依然验证了官员们眼中“苏曦定律”的准确性,“他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出事”。
作为苍南县最小的一个部门,苏曦调任副局长后这几年,局内波涛不断。“正式员工11个人,8个人受过党政纪处分。”
六年三任局长,除了第三任局长吕德燎因考选正常调任温州市政协外,其余两任局长均曾被处分过。
第一任局长在调任其他职务后被查出汽车加油时造假账揩公家的油,被处以警告处分;第二任局长同样因经济问题于今年初被免职,12月苍南县人事局刚刚发文予以撤职处分。
苏曦觉得很委屈,他对记者分辩,两任局长的处分跟他毫无关系,“我真的不是告状专业户。我现在很注重自己的工作方法。”但没什么人听他的解释,翻来覆去的证明自己清白的时候,他看上去就像是那个孤独绝望的祥林嫂。
第二任局长被撤职后,他被县委宣布为气象局的临时负责人。“临时负责,不是主持。”组织部强调说。
临时负责了一个多月后,新局长吕德燎就任,2个月后因考选调离。苏曦再度“临时负责”。“临时负责,不是主持。”领导再次强调。
从今年9月初一直临时负责到现在。苏曦承认,其间他曾向一位领导打听过自己扶正的可能,“从情理上讲,我工作敬业认真、业务也擅长。从用人角度上,组织上也的确应该考虑到我了。”
但答案不出意外。让他聊感欣慰的是组织部的一位领导推心置腹地跟他谈了一次:“提拔是不可能的,你在温州名气这么大,别人怕也怕死了”;“组织部考察过,都说你不行、群众通过率不好”。
苏曦自己也明白:“群众是谁?就是官场那几个人嘛”;“在这样的圈子里,你怎么生存?你的价值怎么体现?”
“大家还是愿意离他远一点,最好是别接触。”苍南县府办的一名干部说。在公开的场合,乐于“搞事”的苏曦依然不可接触。一看到苏曦,县机关干部的普遍反应,依然是迅速锁好房门。
一个大家习惯的对话样式往往是:某某局长,你怎么能跟苏曦讲这事,怎么能跟苏曦往来?
苏曦说,这几年碰壁的时候,他常常会想起跟他有忘年之交的中jw一位老领导对他说过的话。“他说,‘苏曦啊,什么叫政治?政治是多数人的政治,要争取多数人的支持。你这几年,在下面搞得头破血流,你想做包公,可包公有尚方宝剑,还有王朝马汉保护啊,你有谁保护、有尚方宝剑没有?’这是官场规则的事情,你能改变么?”
抚今追昔,苏曦说自己依然迷茫,依然无法理解一些事情。
“我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很对的,怎么都变成错的了呢?还要背这么大的十字架,受这么多的耻辱,遭受那么多的毁谤。”这几年,他“权衡利弊,一直在这个圈子里痛苦挣扎,在漩涡里转”。
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代价是昂贵的。苏曦承认,无论他怎么改变,他为回归官场主流所做的一切依然是苍白无力的。
最近他碰到县委一位领导,曾经给贫穷山村建起了现代化的小学、卫生院和公路,曾经觉得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天换地的苏曦,说他现在一无所求。这句话讲出来,苏曦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 发自温州苍南
来源:南方周末
十年过去了,从“先进党员”到“官场疯子”的苏曦仍然没想明白。10年前,他因为给一个穷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被树为榜样学习;5年前,他因为不守官场规则 而被称为“疯子”;如今,他试图“按规矩出牌”,却没人再愿意带他玩了。这个同僚们眼里的“不可接触者”,在经历了意气风发到痛苦挣扎的全过程之后,已成 孤独绝望的官场“祥林嫂”。
10年前,苏曦是被号召全县学习的“先进党员”;5年前,他因为完全不守官场规则而被称为“疯子”;如今10年过去,他试图“按规矩出牌”,却发现没人愿意带他玩了。
“组织上说我疑心病重,说我爱搞事,不注重团结。”苏曦心里很明白,这就是苍南官场给他贴上的标签。
在当年那场著名的官场公案中,苏曦的上级、乡党委书记杨仲锋因在收缴统筹费过程中非法拘禁和殴打村民被认定违法,最终被免去党委书记职务,但旋即在两个多月后调任县扶贫办副主任。而与之发生冲突的时任副乡长苏曦,只能服从组织安排,写了辞职报告。
冲突的导火索其实简单,有次一个父母被带走的小女孩儿大冬天站在乡zf大院里哭,苏曦把孩子抱进屋子,给她点吃的。“就说我脑子有问题,没有跟乡干部站在一起、同仇敌忾。”
他觉得自己被组织彻底抛弃了。“这些年非常困惑、非常惶恐、非常不安”。
非我族类的结果现在可以看到了。苍南的官员们承认,大家以前怕苏曦告状,但现在苏曦即使不告状,说的话也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别人去讲,领导会听,苏曦一讲就坏事”。
“你讲成绩可以,你讲问题,你说的对,也说你搞来搞去。”苏曦觉得,“芝麻大的事,也要查你、要处理你。”
一个例子是,10月12日到13日,苏曦曾带队和奉化市气象局交流。因为太过匆忙、外出时只向分管副县长口头汇报,未经组织部门书面同意。回来立即遭到了调查,被勒令写出检讨。
6年内换了三任局长,他的苍南县气象局副局长职务仍毫无变动。同事们或走或留,他却依然原地踏步,还是以前的副科级干部。
他甚至失去了公务员身份,他目前是苍南县惟一的事业编制副局长。现在,他有时候也向上级写写信,但内容仅仅是询问“能不能调回机关,恢复公务员身份”。
渐渐地,他自言感觉自己不是在做官,“好像监狱坐牢一样,还是不知期限的那种”。
在2004年被南方周末报道后的过去5年里,苏曦正努力学着适应主流的官场生活,“领点工资,做点分内应该做的事”。
苏曦说,对很多事,他已经从看不惯、转到沉默,最后变成消极以对。“改变不了社会,只能改变自己。”
但改变自己依然是痛苦的事。“这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不想做的事情,你硬要去做。”
宦途二十载,他依然无法放弃自己内心的小小愿望,“换个地方,往上走,有个更好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为了这点愿望,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实干苦干终有一天能得到组织的承认。同事们见证,每天清晨,苏曦依然是气象局最早到岗的第一批人。干起活来,依然可以通宵达旦,“一副不要命的样子”。
“这几年我活得很累,很痛苦。”苏曦一说起来就开始哽咽,“梦里面一直在挣扎、在斗争,失眠。有时酒喝醉了,就难受得受不了。能不能动一动,能不能动一动……”
在小县城的政治漩涡里挣扎、回旋了那么久,对自己的仕途,他还是不死心。“想做做不了,不做又难受,心里面一直蠢动。”
为了回归主流,能被组织和领导重新接纳,苏曦在过去的10年里改变了许多,“要像水一样,水能以柔克刚,要学会转,不要样样碰壁,花点时间绕过去,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两年他的脾气的确已经改变了很多。”苏曦在气象局的多位同事说,一些看不惯的小事,他已经很少主动再提。
以前那个对大家要求苛刻的苏曦似乎不存在了。6年前,苏曦分管气象预报时,曾要求职工汛期24小时住在台里,晚上不时查岗,现在则已基本不管。
和同事的交流、聚会,也比以前渐渐多了起来。开会时,“领导”苏曦变得似乎平易近人,频频征求大家的意见。
一些新进气象局的年轻人开始同情他,少部分人读过媒体的报道后,甚至对他产生了小小的崇拜。
但作为苍南乃至温州出名的“刺儿头”,传说中“到一个地方扳倒几个干部”的苏曦,在苍南官场的招牌还是太过惹眼,令人望而却步。
气象局的经历似乎依然验证了官员们眼中“苏曦定律”的准确性,“他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出事”。
作为苍南县最小的一个部门,苏曦调任副局长后这几年,局内波涛不断。“正式员工11个人,8个人受过党政纪处分。”
六年三任局长,除了第三任局长吕德燎因考选正常调任温州市政协外,其余两任局长均曾被处分过。
第一任局长在调任其他职务后被查出汽车加油时造假账揩公家的油,被处以警告处分;第二任局长同样因经济问题于今年初被免职,12月苍南县人事局刚刚发文予以撤职处分。
苏曦觉得很委屈,他对记者分辩,两任局长的处分跟他毫无关系,“我真的不是告状专业户。我现在很注重自己的工作方法。”但没什么人听他的解释,翻来覆去的证明自己清白的时候,他看上去就像是那个孤独绝望的祥林嫂。
第二任局长被撤职后,他被县委宣布为气象局的临时负责人。“临时负责,不是主持。”组织部强调说。
临时负责了一个多月后,新局长吕德燎就任,2个月后因考选调离。苏曦再度“临时负责”。“临时负责,不是主持。”领导再次强调。
从今年9月初一直临时负责到现在。苏曦承认,其间他曾向一位领导打听过自己扶正的可能,“从情理上讲,我工作敬业认真、业务也擅长。从用人角度上,组织上也的确应该考虑到我了。”
但答案不出意外。让他聊感欣慰的是组织部的一位领导推心置腹地跟他谈了一次:“提拔是不可能的,你在温州名气这么大,别人怕也怕死了”;“组织部考察过,都说你不行、群众通过率不好”。
苏曦自己也明白:“群众是谁?就是官场那几个人嘛”;“在这样的圈子里,你怎么生存?你的价值怎么体现?”
“大家还是愿意离他远一点,最好是别接触。”苍南县府办的一名干部说。在公开的场合,乐于“搞事”的苏曦依然不可接触。一看到苏曦,县机关干部的普遍反应,依然是迅速锁好房门。
一个大家习惯的对话样式往往是:某某局长,你怎么能跟苏曦讲这事,怎么能跟苏曦往来?
苏曦说,这几年碰壁的时候,他常常会想起跟他有忘年之交的中jw一位老领导对他说过的话。“他说,‘苏曦啊,什么叫政治?政治是多数人的政治,要争取多数人的支持。你这几年,在下面搞得头破血流,你想做包公,可包公有尚方宝剑,还有王朝马汉保护啊,你有谁保护、有尚方宝剑没有?’这是官场规则的事情,你能改变么?”
抚今追昔,苏曦说自己依然迷茫,依然无法理解一些事情。
“我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很对的,怎么都变成错的了呢?还要背这么大的十字架,受这么多的耻辱,遭受那么多的毁谤。”这几年,他“权衡利弊,一直在这个圈子里痛苦挣扎,在漩涡里转”。
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代价是昂贵的。苏曦承认,无论他怎么改变,他为回归官场主流所做的一切依然是苍白无力的。
最近他碰到县委一位领导,曾经给贫穷山村建起了现代化的小学、卫生院和公路,曾经觉得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天换地的苏曦,说他现在一无所求。这句话讲出来,苏曦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前一篇:苏曦的介绍
后一篇:<<去斯可比的路>>题图(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