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救命三刀>>插图

(2010-01-21 14:49:52)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作品
小说<<救命三刀>>插图
救命三刀
苏位东
他用的“刀”与众不同,是一只很薄、很锋利的石片。他就用这种石片刀,在我的脊梁骨上割。
五岁那年应当是1941年我得了黑热病,脾块肿大,牙龈出血,很快,人瘦得皮包骨头。不知是我的记忆力好,还是大人在以后的叙述中多次重复,使我记住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我自己照照镜子,流泪了。我哭着,伤心地对母亲说:“妈,我只怕是活不长了……”
我是苏家的长孙,全家几十口人都把我当作心肝宝贝,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我死去,倾家荡产也得治病。于是,爷爷、父亲和几个叔叔,轮流推着小车把我送到鄢陵、许昌和开封就医,每次医院都是说这病治不好了,全家急得团团转。后来,四爷说去城里请盛先生试试吧,老太爷我的曾祖父在世时跟盛家有过交情。
盛老先生年轻时是个串村郎中,医术高超,专治疑难杂症,凭自己一技之长,积蓄了一些产业。在鄢陵县城砌了高门大院,早已挂壶歇业,颐养天年了。后经我祖父报明身份恳求再三,年已八旬的盛老先生终于答应:“中,那就瞧瞧吧。”这给痛不欲生的全家,在迷茫中又带来一丝希望。
我只记得盛先生家的院子很深,堂屋又高又大,老先生清癯、俊朗,皮肤黝黑微红,长髯灰白,显出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他替我搭脉,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半天没讲话,最后,小声对我父母说:“治好治不好,就看这孩子的造化了。”
那天,他亲自动手为我开了第一次刀。
他用的“刀”与众不同,是一只很薄、很锋利的石片。他就用这种石片刀,在我的脊梁骨上割。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盛老先生采用的医疗方法叫“砭石法”。这是我国最古老、最原始,也是最神秘奇诡的方法了。人类,至少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就发明了这种方法,使它与针、灸、草药、导引并列为中医之五大疗法。但是在东汉以后,因为砭石来源的匮乏,即所谓“世无佳石”,而逐渐从医书中消失。但在民间,却如灰蛇伏线,延绵未绝,其原因是它花钱少,更因为它对一些疑难杂症有奇效。它的疗效,固然凭借于佳石一种产自山东的、如玉一般细腻的石料,因为漫长历史中不断开采,几近绝迹。据说近世又有所发现,更依赖于医者的精妙玄奥的手法,所以精通它的人少之又少。能碰到盛老先生这样看似走方郎中,实为杏檀奇人的医生,应当说,是我命不该绝。
听我母亲后来的回忆,盛先生在施治的时候,一会儿把砭石浸在沸水中泡,一会儿放在木炭火上烤。用它在我的脊梁上时而揉搓,时而滚压,时而推碾,时而敲击,到了皮肤由白变红,由红发紫的时候,忽然猛刺、猛割。开始连我都能听到“咯吱咯吱”的响声,尔后我随即晕厥,不省人事。母亲急得欲哭而不敢放声。只见盛先生不慌不忙,用“老海”即鸦片烟将我喷醒,又用火罐在刀口上拔。最后拔出一个秤砣大的紫得发黑的血球,腥臭扑鼻,连狗都不闻。这时,老先生长吁了一口气,像是劳累后的喘息,又像是一种“终于逮住你了”的欣慰,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但嘴上却不说什么自己满意,也让病家增加信心的话来。因为,这才是刚刚开始啊。
打包票的话,好医生是从来不说的,一旦打包票,多半是骗子。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在说到那个“狗都不闻”的“秤砣”时,表情真是莫可名状,有怜惜、有嘲噱、有期冀、有欣喜,更有惊异,她好像觉得缠在她儿子身上的恶魔被神仙驱逐了,从此,她的儿子真的有救了。所以,她一到家,就去菩萨面前烧了一把香,还扶着我去磕了三个头。
母亲说,头一次“手术”结束了。我们全家千恩万谢。
盛先生却说:“恁都别着急,半个月来一回,再来三次就能看出中不中了。”就这样,我去治一回,昏迷一回,一共去治了三次,再有一次就成功了。可是,听说日本兵要来,盛先生全家都跑了。不过,我的病竟然也奇迹般地痊愈了。留在脊梁上那深深的三个刀痕,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