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这画最早是在小学美术课本上看到的........

(2009-08-19 18:19:19)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术讲坛
油画《父亲》是“文革”结束后,在我国美术界出现的一张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者罗中立当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但他从读美院附中起,就长期在农村写生与创作,长达10年之久,与农民结下了浓厚的感情,以至于他将农民作为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产儿——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八十年代初的“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当时还在四川美院读书的罗中立应运而生,碰巧西方现代艺术中超级写实主义成为《父亲》的最合适的借鉴。

 
   《父亲》在“文革”后百废待举之际,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参观者们无不为象征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这位“父亲”形象而感慨万千,深怀歉疚。它开创了中国美术界的新领域,成为我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