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bmiddle/5e7f016eh7d045c307d82&690
最近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电影《阿凡达》,于是,我也了赶一次时髦,走进电影院一睹3DIMAX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好在香港没有象上海那样一票难求,否则还真是赶不上这股凡潮。
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视觉盛宴中,《阿凡达》那从画面到音乐,从特技的制作,到3D的运用,所有大场景的设计,真是非常震撼,难怪看过的人都觉得值得呢!
除了精彩的画面,这部电影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那种浓浓的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信任”。主角杰克是一个人类安排在纳美人中的卧底,可是最后,善良淳朴的纳美人依然放走了主角,并且对他说“如果你是我们的人,就帮助纳美人,带领他们离开这里。”于是,原本内心就非常挣扎的男主角,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感动,依然投入了纳美人的阵营,与他们一起捍卫自己美好的家园。
http://s2/bmiddle/5e7f016eh7d045faa3cd1&690
虽然我不太懂电影,但从影片里感受到导演梅卡隆想要表达的对“爱以及信任”的赞美。这种爱是基于双方信任的基础上产生的。十几年前,他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也是讲述了一个爱与奉献的故事,年轻的小伙子为了让心爱的姑娘活下去而放弃自己生命的举动,让我看了流泪不止。
说实话,电影画面再好看,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还是画面背后的情感。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初到香港创业时,曾经招收过一个工人,他的名字叫阿祥(化名)。阿祥来见工时才十八岁,因从小失去父亲,家中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靠母亲带大,家境贫苦,受教育的程度很低。但我见小伙子人还老实,态度也诚恳,我便请了他帮工厂送货。
过了差不多半年,有一天阿祥突然走来跟我说要辞职,我觉得纳闷,便问他:“是不是做的不开心,还是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是嫌臧姑娘太唠叨了?”
“都不是。”阿祥说道。
后来得知真正的原因是阿祥从小在屋村长大,因为误交了损友,几个月前和人打架打伤了人,被警察抓了去,而他的保释期即将届满,后天就要上法庭。
面对法院派来的感化官,我对他说:“我看的出,这个孩子的本质真的不坏,只是因为他妈妈没有文化,从小又在那样复杂的环境下长大,接触的坏孩子多了,人才误入歧途。这孩子年尾跟我送货,一天送三万多块钱,就放在袋子里揣在腰间,有时回来他见我累了,就不跟我结算了,等第二天一起算。两天的钱加在一起七万多,如果他本质坏的话,大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而且他还很爱护他弟弟妹妹,我经常听他打电话给妈妈,问弟弟怎么样,妹妹有没有回来吃饭等等。”
感化官听完我说的这些,严肃的望了望我,说:“你要知道,你是得作担保的,阿祥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是要负责的!”感化官怕我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再一次提醒我。
“我敢,我真的敢。”
我想我能这么说,那是因为我知道,我一定要用真心去打动感化官,打动阿祥。再说那孩子本质是纯良的,我一定要冒这个险。
出于对阿祥的信任,也是对他的爱,法官听取了感化官的求情,给了他一个机会,也正是这个机会使得阿祥有机会用自己的努力和诚实,重新站起来,成为一个坦坦荡荡的人。
故事里的杰克因为人性中最无私的爱和信任,帮助纳美人守护了自己的家园。同样的,生活中的阿祥,也因为这种爱和信任获得了人生的第二次机会。这种爱和信任,其实是所有人内心最渴望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