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期五年级习作例文:我的老师
(2021-07-26 10:04:11)
标签:
写作技巧 |
分类: 秋期五年级习作例文 |
与众不同的老师
【精彩语段】
1、在教我的小学老师里,我喜欢幽默风趣的钱老师,喜欢和蔼可亲的沈老师,更喜欢与众不同的徐老师!
2、“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一支悠扬动听的歌曲飞出我的窗口。最近,我在学唱这首歌,准备在我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儿童节献给我最尊敬的杨老师
3、他来了,带着满身的朝气与一脸的阳光的他,来携手我们初二6班,一同前行。
他姓胡、名毅、字哥们儿、号数学老师。
对于他,我真是很难用几句话来形容他,还是,听听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吧。
4、高雅是她的内涵,微笑是她的气质,聪明是她的本性,漂亮是她的资本,温柔是她的特征,她就是这样一个在孩子心中一个永远完美无缺的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好老师——蔡佳洪老师。
5、人们常说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像一股清泉,向孩子们的心田注入知识的甘露……”但我觉得我们的班主任陈老师更像一本书,一本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书。正是因为这样我非常敬佩她。
与众不同的老师(侧面描写)
同学甲:我第一次见田老师,就觉得她像自己的大朋友。那天她刚到我们班,就向我们讲了一段幽默含蓄而又简洁明了的自我介绍,特别强调她姓"田",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是这个字,大家都被她的开朗幽默给逗乐了。还有我们老师她知识渊博,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她都能侃侃而谈:从孔子到老子,从鲁迅到莫泊桑,她都能讲()头头是道,真让人佩服她与众不同的口才。她能和女同学一起谈天说地,也能和男生一起畅所欲言。所以真觉()她不像我们的老师,更像我们的大朋友。
同学乙:田老师刚来得时候,一脸笑容,灿烂的笑容像绽开的花朵,她虽然戴一副眼镜,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与众不同的。她不像想其他老师整天呆板着脸,严肃()像一个木头人,摆出一副臭架子,讲课枯燥无味。而她则是经常以满脸的笑容来到教室,给我们上课,与我们聊天,都给人轻松愉快的气氛,让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她与我们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她的快乐感染了我,所以我总能用微笑去面对生命的每一刻。
同学丙:自从田老师带我们班的语文课那天起,她就给我们下了一道“死命令”:每人每天必须坚持5分钟,或摘抄或练笔。自从命令那天起,我们班每天都会有人突然冒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会当凌决顶,一览众山小”,“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之类的好诗好句。你别说还真有效,现在我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写作能力明显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多亏这“每天坚持5分钟”啊!
综上所述,你应该知道我们的田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了吧。那就是四个字——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的老师
语文李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她非常与众不同。
您要是问李老师怎么与众不同了,那可说的事情可多了去了,就跟您说说这件事儿吧!
那是在五年级时的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没有像平时一样循规蹈矩地上来就讲课,而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题是靠着我们班这面墙上挂着的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因为我们平时根本没有注意这些,老师这一问我们顿时傻了眼,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
李老师见我们都答不上来,就说大家都出去看看吧,我们一窝蜂似的跑出教室。啊!原来是杨利伟的图片。我们回到了教室。李老师又重新问了一遍刚才的问题,大家都不加思索()回答道:“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谁知话音刚落,李老师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班和二班之间的墙上贴着几个人物简介呀?”同学们刚才只注意了老师刚刚的问题,其它的根本没有注意到,顿时班里又变得鸦雀无声了。大家暗暗()在心里猜测着,是两个?是三个?谁也没敢贸然答话。于是大家开始小范围的悄悄讨论起来,最后得出了是三个的结论。老师听到后很满意,原来我们答对了。老师又问那他们都是谁呢?大家这次胆子大了些,你一言我一语地,一会儿的功夫就得出了答案,是李时珍、黄道婆、杨利伟。
我们发现老师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我们的思维也随着老师的问题不停地运转着。
这时老师话题一转问道:“同学们,我今天问了这么多问题,我在考察同学们的什么能力呢?”这是我们在恍然大悟,噢,原来老师在考察我们的观察能力!李老师听到我们的回答点了点头说:“对,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题目就是观察。大家明白了吧?”这样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尽管这堂语文课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我仍记忆犹新!
这就是我们的李老师,她的讲课方式够与众不同吧!
我的班主任
“小孩子喊:‘狼来啦!狼来啦!’可是,由于他说过许多次谎话,再也没人愿意相信他,他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羊被活活咬死了……”办公室里飘来绘声绘色的讲故事的声音,谁在讲故事呀?原来,我们班的一个“皮大王”总是以骗人为乐,给别人添了不少麻烦,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把一篇叫“狼和小羊”的故事讲给他听。从此,“皮大王”变了,他听了故事后,学会了做人要诚实。我们的班主任就是这样以理服人。她还给我们讲《复仇的马》,使我们懂得了对人要宽容;她给我们讲《狗和驴子》,使我们又明白了应该互相帮助……她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班主任就是这样以讲故事的方法来感染我们的,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人。
“加油,加油……”咦,谁在喊?是班主任。她经常和我们一起玩耍、谈天。这不,下课了,老师摇身一变,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她在拔河比赛的时候,为我们鼓劲助威;在游戏的时候和我们躲躲藏藏,丝毫不像老师的样子,班主任既是我师又是我友。
【镜头三】
“真臭!”“恶心死了!”一次,一位同学中暑了,呕吐不止,同学们都埋怨着走出了教室。那位同学伤心极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惟独班主任走了过来,慈爱的眼睛望着他说:“没事!”一边给他倒水,那位同学继续呕吐,肮脏的杂物溅了班主任一身,班主任只是毫不在意随手一擦,又马不停蹄地送他到校医务室。忙里忙外,此时的班主任,不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在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啊!我们的班主任多么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爱您——老师,您是我师,我友,更像我的妈妈!
【点评】文章以镜头的形式,把班主任以理服人、平易近人、对学生体贴入微等方面详细地描述了出来,突出了他亦师亦友、亦亲人的形象。
构思:文章构思新颖,把全文分成三个镜头,并在每个镜头的描述中以事例加以阐述,使全文显得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我的老师
他,姓赖,三十出头,中等身材,戴着一副黑框近视眼镜。自教我们以来,在我印象中,微笑似乎从没离开过他的嘴角。
最难忘的是,他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的情景。
那天,他微笑着走进教室,自我介绍说:“我姓赖……”话音未落,就有一个调皮鬼站起来阴阳怪气地问:“是癞蛤蟆的‘癞’吗?”顿时,全班哄堂大笑。笑声过后,教室里是一阵难堪的沉默。
我心里暗暗担心:老师是拂袖而去,还是‘火山爆发’呢?可赖老师呢。微微一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极漂亮的大字“赖”作为回答,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赖老师,真不“赖”呀!
赖老师就这样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的心里。
课堂上,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时而像涓涓细流,沁人心脾,时而似咆哮的波涛,震人心弦。他那一举一动,都给人一种自然得体、庄重大方的感觉。
就这样,赖老师成了同学们模仿的对象。
有一次,我正站在讲台上学着赖老师那低沉、浑厚的声调背诵古文,不料被他发现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吃惊不小。以往,许多同学学他,从未被发现,今天我却……他表情严肃地命令我:“再背一遍。”我怯生生地说:“赖老师,我……您原谅我吧!”他见我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说:“原谅你什么?我看你刚才那个样子倒挺像个小老师呢!我想让你试着练一练,过两天,学校搞讲演比赛,你参加吧。”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下了地。——赖老师,您真不‘赖’呀!
如果说,赖老师的第一节课,使我懂得了怎样尊重人,如果说赖老师教我讲演,使我懂得了怎样理解人,那么,赖老师给我讲的那个故事,就更使我懂得了教师的价值,坚定了我自己的信念。
那天,我问他:“赖老师,有许多老师都改行了,您这么有学问又这么年轻,干嘛还留在这儿呢?”
他微微一笑:“还是让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吧。”
于是,我便听到了下面这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要把一枚最珍贵的勋章授给一个对社会
贡献最大的人。那天,将军、大臣、发明家等各界名流都到齐了,国王并没有将勋章授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授给了一位教了一辈子书的老太太。人们大惑不解,国王说:“她是人类智慧的开拓者。”
赖老师的故事讲完了,我还没有回过神来。待赖老师向着教室那边盛开的鲜花走去时,我突然明白了,在心里默默地说道:“赖老师,等等我,我会沿着您的脚印走的……”
感谢您,我的赖老师!
【点评】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同学们之间之外,大约老师是和我们每个同学接触最多的人,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如果让我们特别能够在细节上说出某个老师的特点,却是不容易的。而这篇文章却抓住了老师的特点,抓住了一些细节来描写。例如,对第一节课的情形的描写,就是一个细节的描写。没有完全展开,但是,抓住这样的一个细节就已经足够说明这个老师在某一个方面的性格特点了。
我的“最”老师
张瑜函
提起我们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老李”,整个学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文能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指点我们激扬文字;武能驰骋体育场,带领我们班足球队笑傲赛场。老李有“三最”,且听我一一道来——
“最”调皮
下午最后一节课上,老李正带领大家分析课文。窗外忽然传来了河南口音的吆喝声:“包子啦,卖包子了!”不少同学和我一样开起来小差:什么馅儿的包子?大肉的还是三鲜的?如果是刚出锅的,咬一口,肉汁准会直往外冒,那味道绝对让人欲罢不能……老李一看“包子激起千层浪”,那么多人的心思都跑了,眼珠一转,微微一笑,站直身子,用他那纯正的河南腔大喊起来:“包子啦,卖包子了!”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过瘾了吧?孩子们!要不再来几声?”三言两语,同学们的注意力被拉了回来,课堂气氛比刚才活跃了许多。
“最”套路
老李要带我们去上公开课了。课前,老李郑重其事地我们说“这节课上,谁回答问题最多、最精彩,就奖励他一台机器人。”他停了一下,调皮地念起来顺口溜:“四十分钟长又长,各路高手似饿狼,终点有根‘火腿肠’,谁先跑到谁先尝。”哈,为了那根“火腿肠”,拼了!
课堂上,我们每个人都快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曹子昂这家伙坐在老李眼皮子底下,近水楼台先得月,整堂课回答问题是次数最多。他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跟在老李的屁股后面走上讲台准备领奖。老李拿出一个足有书包大的盒子,举起来冲我们晃了晃,意思是说,你们只能看看。曹子昂得意地接过来,满心欢喜地打开盒子,才发现期待已久的机器人只有拇指般大小。老李这“套路”实在厉害!
“最”狡猾
一次课上,老李正带领全班同学读课文,忽然发现刘晓明在跟同桌窃窃私语,便警告:“别再说闲话了!”刘晓明赶紧辩白:“老师,我没有说话呀!”老李听了,眼珠一转,:“还说没说,我问的话谁答的?”
晓明发觉上当,赶紧伸手捂住自己的嘴,“说了没?说话。”刘晓明呢,自此再也不敢在老李的课上说闲话了。我们的老李,厉害吧?
这个“老李”有个性吧?小作者选取老李学人家用河南话“卖包子”,故弄玄虚的“奖品”,制止刘晓明上课说话三件小事,让一位幽默“亲民”的“三最”老师全方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像春蚕,吐净蚕丝温暖别人……不少同学笔下的老师都是无私的、乐于奉献的。这样的老师虽然形象高大,却难免有些“俗套”、缺乏个性。回顾一下我们几年的学习生活,不乏幽默灵动的“巧”老师,快让他们从你的笔下走出来吧!
与众不同的老师
南阳市第十五小学五(五)班
谈起我们的数学老师,全班人都莫不引以为豪,数学竞赛中,她带领我们班连续三年夺冠。课堂上,她幽默风趣的语言令我们折服;课堂下,她与我们像好朋友一样谈天说地。她就是在我们心中永远完美无缺、与众不同、不折不扣的好老师——郭银鸽老师。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郭老师正在讲练习题,有的同学昏昏欲睡地趴在桌子上,只见郭老师眼珠一转,微微一笑,大声一吼:“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把班里同学的瞌睡虫给震醒了。郭老师调皮地说:“这是一道关于优选电影票的题,谁要是不会,以后买电影票可要吃大亏了!”这句话逗得全班人哄堂大笑,课堂气质顿时活跃起来。
一次,有两个同学相互抄作业
郭老师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循规蹈矩,她每天都面带微笑走进教室,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数学社团活动中,她带领我们遨游在数学的王国里,探索哥德巴赫猜想,数独……让我们在兴趣中学习数学知识。她让我们亲手制作长方体、正方体、莫比乌斯带……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真别说,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个与众不同的好老师。
与众不同的老师
一年级刚开学,学校就为我们换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孟老师。
第一次见孟老师,我就觉得她很漂亮、很温柔,总是笑眯眯的,笑起来眼睛弯成了月牙,最里还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很好看。
孟老师说话总是轻轻柔柔的。上课时很幽默,总把要讲的题目变成有连贯性的小故事,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活跃。不像有些老师,总是很不苟言笑,为我们上课时总着一张冷冰冰的脸,讲课枯燥无味。并且孟老师经常以满脸笑容来给我们上课,让我们看后把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下课后还与我们一起说笑,她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朋友。她的快乐感染了我,所以我总能用微笑面对一切。
自从孟老师教我们那天起,她就给我们又“多加”了一项作业:全班每人每天都要背当天所学的概念与公式,再做一道奥数题与一页口算。本来我们都觉得做这些很难、太多了。可是做了几天后,发现做这些其实花不了多长时间,甚至觉得很轻松,一天不做,好像都觉得少了点什么。而且这还真有效!每次学校的考试、口算竞赛,我们班都是第一名!做学校课本上的题,因为每天一道奥数题,变得简单得像“1”一样。
记得有一次上课,班里突然有一些小骚动。孟老师停了下来,看看我们,发现是有一对同桌在吵架。老师问了才知道:原来是甲把乙的文具盒撞掉了,看了看散落一地的笔,也不说声对不起,还瞪了乙一眼,说乙不遵守课堂秩序。乙说甲没礼貌,就这样两人就吵了起来。孟老师微微一笑,走上了讲台,拿起一张纸叠了起来。几下工夫,就叠成了一顶纸帽子,扣到甲的头上,说:“以后不能这么没礼貌了,来,老师送你一顶大‘礼帽’。”同学们哈哈大笑。这时,孟老师又对乙说:“以后有问题了,下课找老师,不要在上课时发生矛盾了,记住了吗?”乙和甲都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说来也怪,自这件事后,再没人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了!
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老师——孟老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