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齐鲁最美教师”济南候选人:市中济南育英中学张春婴

标签:
2017齐鲁最美教师 |
分类: 名优教师 |
“2017齐鲁最美教师”济南候选人:市中济南育英中学张春婴
张春婴,女,44岁,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班主任,济南育英中学任教。张老师深信,“爱的教育”必定能培养阳光、自信、身心健康的学生。她的“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并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同时张老师推行“欣赏教育”,相信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能够激活孩子们的潜能,从而塑造英才。
http://img01.e23.cn/2017/0707/20170707034838591.jpg
作为教师,她热爱教过的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对待学生就如对待自己的孩子,用爱去呵护他们每一步的成长。学生是她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她是学生永不褪色的记忆。
http://img01.e23.cn/2017/0707/20170707034847885.jpg
2006年,班里有一个学生得了白血病,张老师在班里开了一次主题班会“热爱生命,奉献爱心”。组织班里学生踊跃为该生捐款,目的是让学生们都学会去关心他人,珍爱生命。为了让这个生病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战胜疾病,张老师每天都去医院看望他、鼓励他。渐渐的他的脸上有了笑容,“为了老师和同学们我要坚强的活着”他说。他顽强的与疾病抗争决不放弃,那种坚持让人感动。
http://img01.e23.cn/2017/0707/20170707034904238.jpg
爱“好学生”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容易做到的,但难能可贵的是爱“学困生”。而对于学习吃力的“学困生”,就要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及时给予鼓励、暗示、肯定。一旦这片良苦用心和真诚的感情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力量,甚至创造出奇迹。
因此她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是努力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努力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在课堂问题设置上,把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留给这一部分学生,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帮他们圆满解答,让他们学有所获,并有成功体验。
2011级,班里有个学生叫小齐,听力不好,上课必须戴助听器。刚上初中时,他非常封闭自己,不敢和老师同学讲话,害怕别人嘲笑自己。有一天小齐感冒请假,没来上课,张老师借此机会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假如我听不见。让同学发表自己见解和感受,很多同学都哭了。第二天,小齐走进教室时,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小齐康复回来上课。小齐用他不太流利的语言大声地说出了:谢谢!这是他进入初中说的第一句话。从此同学们对他照顾有加,帮他记作业,给他讲题,帮他做值日,小齐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阳光。
因为听力不好,所以小齐的语言表达也有些模糊不清。每节英语课,张老师都会叫他起来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每次回答完问题,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让他时刻体验成功的喜悦,驱走自卑的情绪。每天英语课后,张老师都会把当天的内容给他进行单独辅导,三年来几乎从没有间断。为了让他不落在其他孩子后面而产生挫败感,周末就到小齐家里,把一周的内容给他再总结巩固一遍。小齐也很有恒心,从不叫苦。经过三年的努力,小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英语考了113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小齐哭了,小齐的妈妈哭了,张老师也掉泪了,小齐成功了。
一些看似让老师头疼的“学困生”,恰恰最需要关爱。教育的实质就是爱,有爱的教育才有可能成功。
2015年由于学校许多女老师休产假,导致学校有些班的英语课没有老师上,在学校困难时,张老师主动担任了三个班的英语课,还当班主任,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觉得能为学校做些事是很快乐的事。
同年六月体检,张老师的乳腺检查结果疑似恶性,她赶快去北京的大医院检查,结果也是怀疑恶性。这对张老师无疑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她将要暂时离开心爱的教学岗位,暂时离开心爱的学生了,她舍不得。咨询过医生后,她决定用药开始保守治疗,这样一直坚持到11月份,药物不能控制病情了,才不得不决定手术。因为临近期中考试,张老师实在放心不下学生的复习,11月16日周一手术这天,早上仍坚持到校给学生面批完最后一篇作文,十点才住进医院,开始做手术的各项检查。下午四点半被推进了手术室,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出手术室,幸运的是检查结果是良性的。
张老师在医院只住了五天院,周五就出院了。医生建议在家休养一个月到三个月,但是一想到的学生,张老师就在家里躺不住了,出院后第四天就回学校上课了。学校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让她只教一个班的课,但是她做了一个决定,继续当班主任,并教两个班的英语课。尽管因为两侧乳腺手术,手臂完全不能抬起,也不能用力,稍稍用力就会钻心的疼,出一头汗,但是她没有退缩,一直坚持上课。对于工作和学生的爱使她能够忘却病痛,继续前行。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张老师有着很强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她总是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大爱无限。她总是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让他人因为她的存在而变的轻松;我同时又尽我最大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让自己去麻烦别人。所以她和同事之间的交往是和谐的,是融洽的,是温馨的。
学校外面,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她也从来没有袖手旁观过。2013年一个冬天,聚贤街围了好多人,她挤进去发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没有人敢上前扶。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她慢慢扶老人坐起来,问明原因。老人低血糖,加上最近感冒发烧,自己晕倒了。张老师马上给老人买了一个面包,吃完后送老人去了医院,输完液又把老人送回家,离开时老人把看病的钱塞给她,但她又偷偷地放在了老人家的茶几上。
2005年张老师从山师找了一个大学生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当得知她来自临沂农村,生活贫困,母亲去世的早,自己贷款读大学时,她心里久久难以平静。便资助她读完大三、大四。
张老师的人生很平凡,她的人生贯穿一个“爱”字 。爱她的学生,爱她的朋友,爱她的家人,爱她的同事,爱与她交往的每个人。她一直很喜欢冰心赠葛洛的那段话: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张老师总是用爱的种子,在人们心中撒播希望,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