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国章:每次选择都不后悔

(2009-03-03 17:00:41)
标签:

留学

应用化学研究所

马国章

加拿大

杂谈

马国章:每次选择都不后悔

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他选择了到被同学认为最差的山西省应用化学所工作,1999年他留学加拿大,学成后放弃移民的机会毅然回国——

 

有人问马国章,如果14年前他不做出那个不可思议的选择,今天他会是什么样?“我肯定是继续博士了,也许现在是民营企业的老板了。”他笑道。

的确,当马国章19901月从成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由于当时硕士研究生较少,大部分人选择高校、中科院的研究所,出 国或读博士深造。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一定会继续读博士时,马国章却毅然到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了。他说:“我是同学们中认为找工作单位最差的一个,也是应用化学研究所最早的一个研究生。”

马国章选择应用化学研究所时,并未意识到自己选择的是怎样的一条崎岖而坎坷的道路。成立半个世纪的山西应用化学研究所,是为解决解放初期化学化工专业人员匮乏,发展地方化学工业而设立的。随着市场经济推进,注定了这种课题有人给,经费靠政府的依赖性科研单位是死胡同。当时的应用化学研究所条件十分简陋,大型科研仪器少、效益差,职工工资发放难以为继。他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单位第二年就发不了工资,他家3口栖身于一个用五合板隔开的大板楼中。

  但就像家乡雁北的老黄牛一样,马国章认准的路任何困难也休想让他回头。从1992年到1997年他先后跑过河北、山东和本省的十多个大中型企业,了解它们面临的技术难题。之后他带领本所4个年轻同志,在所里的一间实验室里,自费购了些基本仪器、试剂,成了本所惟一的自给自足的小集体。他们把企业的难题和科研的课题结合起来,为企业解决了不少难题,搞出了一些适应于乡镇企业发展的项目来。搞化工这行很难,也很危险,尤其是试验阶段,几个昼夜的工作是常各。在这段时间他先后搞过六七个较大课题,曾经连续几个月蹲在厂里……艰苦而辛劳地工作使马国章获得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财富,那就是大中型企业给他提供的很多知识、经验和大量的信息。他逐渐明白,资料中找不到课题,单纯的实验室出不来成果。他说,企业和市场才是课题的来源,只有深入到企业,才能了解技术的症结在哪儿;只有了解到企业对新技术的渴求,才能了解该开发什么。

1997年,34岁的马国章担任了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成为该所历史上最年轻的分管科研的领导。面对一个多年发不了工资,一没科研、二没生产的单位,怎么办?在他的建议下,研究所开始着力在高分子材料合成和改性领域走科研产业化道路。马国章如鱼得水,他和同事们一块跑企业,找市场。在此期间,他既是一个管理人员又是一个科研人员。经过半年努力,他成功地开发出了烷基酚基酚醛树脂改性石油树脂,开辟了改性石油树脂的先河,并迅速赢得了企业认可。产品中试时,他带头把一袋袋原料扛上车间。几个昼夜的难苦工作,他实在坚持不住了,眼前一黑,从近两米高的平台上滚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的努力,研究所科研方向逐渐清晰了。

1999年,正是科研生产处于紧张的时刻,他被选派赴加拿大Winnipeg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加拿大,他结合自己在国内的研究,很快确定了在国外的研究课题,并在实验条件和经费方面得到极大支持。他每天工作时间在14小时以上。大家很吃惊,因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工赚钱,而他只拼命工作。就这样,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他先后合成了30多种新单体和高分子材料,先后在《Polymer Science》等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篇。对于他这样一个既能搞科研又懂技术,具有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的人才,国外任何院样和企业都渴求得到。许多同事发了在加拿大发展。但他认为:自己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换个环境不见得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正像一棵长在山上的树,移到了气候宜人、土壤肥活的平原不见得能生存一样。

学成回国后,他仍然担任研究所的副所长、歉行总工程师。国内外的工作经验,使他更自信。近5年来该所先后承担了13项山西省的科技项目,这些项目75 %投入工业生产,3次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获香港国际奖,两次获山西省金牛奖特等奖,4项技术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

14年的艰辛奔波并没有使马国章疲惫。他说,我一辈子也不后悔自己的每次选择。

(原载《中国化工报》200393日第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