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风波起 云烟深处水茫茫〔结束篇〕
标签:
东方沣林第九仙老男孩玫瑰园梅花三弄梦想爱情诗词歌赋春天文学 |
分类: 诗词歌赋 |
【祝英台近、祝英台令、月底修箫谱】
暗香浓,凭宿醉,扶驿路寻梦。
心漾清风,争雪比莺舞〔1〕。〔跟风雪共莺歌燕舞〕
缠绵暗恨多情,冷弦弹断,换墨笔、凝香悄对。
写惆怅,九仙歌赋来酬,疏影冷依旧。
长念蟾宫,思梅韵三弄。
佳人醉解连环,书生蕴雅,比词阙、莫书心碎。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中仄平平,中仄仄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中中平仄平平,中平仄平仄(韵)。
中仄平平,中中仄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韵)。
【祝英台近、祝英台令、月底修箫谱】
又名《月底修箫谱》。始见《东坡乐府》。元高栻词入“越调”,殆是唐宋以来民间流传歌曲。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二引《宁波府志》:“东晋,越有梁山伯、祝英台尝同学,祝先归,梁后访之,乃知祝为女,欲娶之,然祝已先许马氏之子。梁忽忽成疾,后为鄞令,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地而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冢,哭之哀恸。其地忽裂,祝投而死之。今吴中有花蝴蝶,盖橘蠹所化,童儿亦呼梁山伯、祝英台云。”此调宛转凄抑,犹可想见旧曲遗音。七十七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忌用入声部韵。
http://s13/middle/5e7bc40eh762bc8caf91c&690&690
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
袅袅梅香愁淡淡,潺潺绿水恨幽幽
三跌魄断风和雨,六律仙来柳带烟。
惹醉红尘添瘦墨,邀来玉影送残春。
丹霞必是瑶池种,瑞霭焉无阆苑生。
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魂断万寒冰,相思四野风。
粼粼柔碧水,瑟瑟秀疏空。
哪管风和雪,何妨梦冷清。
一支春晓报,数点绿香迎。
3仄起首句入韵式(括号可平可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http://s3/middle/5e7bc40eh762bbb24b322&690&690
梅花三弄: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梅花三弄"也有人把之比做像征着梅花花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一度开花稀少,欲露还藏;二度开花大片绽放,满树飘白;三度开花稀落,有绿芽相伴,象征着冬去春来。而在梅花的花期内,一天赏梅花又分早、午、晚三个时间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午时的梅花繁华盛开,灿烂芬芳,笑脸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非常迷人。
http://s10/middle/5e7bc40eh62333d7bc199&690&690
http://s4/middle/5e7bc40eh62333d01b553&690&690
http://s15/middle/5e7bc40eh62333ba2a32e&690&690
http://s13/middle/5e7bc40eh62333c69228c&690&690
http://s6/middle/5e7bc40eh6233412dbe85&690&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