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赋(骈赋)
文/紫荷心语
熏风应序,夏日登场。伴之晨光漫野,迎之榴蕊吐香。花红似火,叶碧凝妆。决胜桃花之艳,堪比梨蕊之芳。翠凝晓露之零落,红染榴裙之短长。骄姿应律,艳色呈祥。株茂花妍,叶绿荣荣之树;冰清玉洁,籽多蜜蜜之浆。含琼液以舒怀,情钟万树;聚丹珠而溢彩,膜共千房。(词林正韵第二部)
观夫绿叶连营,红花吐焰。抚摩枝节,感叹高风磊落且生威;触碰叶条,沉思厚德谦虚而内敛。繁枝密叶,几经风雨而有神;错节盘根,一任沧桑而无憾。实乃冰清玉洁之善行,终成玉润珠圆之美感。石榴产地,西域遍栽;西汉使臣,张骞初览。皆因往昔之功劳,才有当今之广泛。(词林正韵第十四部)
至若花凋叶嫩,枝茂果鲜。籽多若之列星,精诚为重;花艳同之赤子,孝友当先。特显椿萱之爱,独标民物之繁。硕果相牵,绕园中之佳色;明珠紧抱,迎天下以笑颜。沾唇清爽,入口缠绵。养颜而清热,明目且护肝。(词林正韵第七部)
嗟夫,多果多花,有香有色。来源于西域之石榴,出自于波斯之果实。蓬蓬勃勃,适逢华夏之地形;郁郁葱葱,恰合神州之品质。日月之精华,山川之神迹。圆润珠珠,甘甜粒粒。千房共膜,寄意家和国盛之风;万籽同心,承恩子孝孙贤之德。包容显其精神,慷慨彰其品格。石榴吾之爱也,故书之笔。(词林正韵第十七部)
注释:
石榴裙:梁元帝《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
出自西晋潘岳《安石榴赋》:“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中国。
据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