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雷动曹诚渊李捍忠马波 |
分类: 舞蹈 |
现代舞就是现代人用他们的身体来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舞蹈艺术。
中国现代舞大师,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艺术总监曹诚渊主讲
我们今天到剧场里或电视上欣赏的舞蹈,其实只有两大类:一种是现代舞,另外一种就是传统舞。
现代舞中展示的是现代人的感情和思想,而传统舞蹈展示的就是过去人类的审美追求,而且因为不同民族、地域、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使不同地方的传统舞蹈有着各自不同的面貌。
其中最受重视而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优美的,是来自欧洲宫廷里的传统舞,我们叫做芭蕾舞:
芭蕾舞讲究的是欧洲宫廷贵族气质,动作轻盈,线条修长,合乎和谐的比例和规范。
除了欧洲的芭蕾舞充满美感之外,我们中国的传统舞蹈也是要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中国的民族传统具体表现为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主要展现中国传统思维中的阴阳审美观念,女性阴柔,男性阳刚,动作借鉴了许多京剧和地方戏曲的造型模式。西方的芭蕾舞和中国的古典舞分别代表了中国和西方对人体美的欣赏极至,而各个地方也有充满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间舞蹈:
除了中国地区的民族民间舞之外,全世界各地方都有他们当地的民族民间舞。今天在许多旅游地点,我们都可以看见展现各种民族风情的民族土风舞蹈,包括现在在舞台上出现的:
这些充满魅力和各有特色的舞蹈,我们称之为传统舞蹈,因为这些舞蹈的目的是要让观众注意民族、国家、地区的传统风貌,或者是通过舞蹈的身体和动作,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一整个民族、国家、地区里人民的共有特性。这种民族的共性是人们对自己民族理想的一种集体反映和投射,比如,欧洲的宫廷里贵族们是自觉高贵的,他们的芭蕾舞便集中展现整体的高贵气质;而中国文化里常提到的阴阳观念,女性属阴,男性属阳,所以舞蹈里女子的动作总是柔美,男子的动作则必须刚强。这种强调和坚持,慢慢使传统舞蹈有了固定的模式和风格,藏人是这样跳舞的,朝鲜人是那样跳舞的,而汉族、俄罗斯、西班牙、苏格兰、巴西、阿拉伯的舞蹈家们,便都只能重复着一种固定的,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舞蹈。
中国的编舞家李捍忠和马波,也受到音乐的感染,编创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挽歌》。在这支现代舞作品中,我们可以关注三点:
第一,舞蹈中有许多群舞段落,舞者们以相同的动作展示同样备受压迫的身体和灵魂,但每一个舞者的动作里又抒发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虽然在一个被捏在一起的群体里,还是可以发现人性和个性的存在;
第二,舞蹈中动作的设计是要表现对灾难的哀伤,可是这里的悲悯的胸怀是为了拥抱整个人类和历史,而不是单独的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事件。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常有天灾人祸,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都有着这个时代的灾难,就因为舞蹈呈现的,是对普世的关怀,使作品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第三,舞蹈通过创新性的动作,展示人们身体里对悲伤的感受。我们不用顾虑看不看得懂舞蹈的含义,而可以放开怀抱,让我们的想象力,跟随舞者的身体一块舞动起来,可以引领我们进入一个释放心灵的世界。
现在请欣赏《挽歌》。
今天为大家演出的最后一支舞蹈,是中国舞蹈家李捍忠和马波创作于2012年的作品,名字叫作《挽歌》。这部作品在去年解放军歌剧院中举行的“北京舞蹈双周”开幕式中正式首演,以刚于2010年离世,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波兰作曲家亨利克·格雷茨基(Henryk Gorecki)的音乐为灵感,并以优美的肢体呈现音乐中动人的旋律和深邃的感情。舞蹈《挽歌》演绎的是作曲家发表于1976年,被认为最能打动人心的交响乐章《悲愁之歌》(Symphony of Sorrowful Songs)。这部音乐作品原本的含义,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设立集中营,在集中营里被监禁的波兰人和犹太人的悲哀和压抑,不过在音乐发表后,全世界的听众,包括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甚至中国人都被打动,在他们面前展现的,不是单单的某一个时期,某一个民族的灾难,而是全人类,无论是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甚至是中国人,都可能要面对的,生活中深沉的悲哀。
明天开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