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2011-05-30 07:52:41)
标签:

安德索夫斯基

国家大剧院

排空

文化

 

5月28日傅聪眼中“钢琴作品的完美诠释者”— “指尖旅行者”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首次亮相北京,黑白键间极富感染力与创意的演奏令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观众热情再次爆棚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中国钢琴家傅聪:“他弹谁的曲子,就是谁的世界”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作为当今乐坛最受关注的钢琴家之一,今年42岁的安德索夫斯基壮年便登上了“大师”的神坛。以严谨著称的钢琴大师傅聪曾给他这样的评价:“首先是个大艺术家,其次是个大音乐家,最后才是个大钢琴家。”这当然不是说他的琴技不佳,而是听者普遍对他的音乐如痴如醉,无暇顾及他的琴技到底如何。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特立独行的安德索夫斯基也时常对自己钢琴家的身份产生怀疑:“我的确用琴键来表达音乐,但每当有人称我为钢琴家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不舒服。那些艺术技巧对我来说只是形式,真正重要的是技巧背后的音乐理念。”傅聪曾在听过他的演出后赞叹:“在年轻一代钢琴家里很少能看到像他这样的,就是老一代钢琴家也很不多见。他弹谁的曲子,马上就是谁的世界,弹巴赫就是巴赫……”。

巴赫、舒曼、肖邦 将古典与浪漫一网打尽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一位演奏家之所以决定演奏一部已被前人演绎过无数次的作品,那一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这作品还有许多特别的话要说。”——这是安德索夫斯基的选曲标准。而对于自己在古老北京的第一次亮相,安德索夫斯基选择了巴赫《英国组曲》第五号、第六号,肖邦的玛祖卡,以及自己改编的舒曼的《六首卡农式练习曲》,将自己对各个风格的把控能力和创意全面展现。“我选择创作真诚的、严肃认真的表演,然后献给观众。艺术家并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观众他们所要的东西。”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以巴赫《英国组曲》第五号作为开场,安德索夫斯基迅速将整场的焦点集中在他手中翻飞的音符上。这部17世纪的巴洛克复调作品在他以现代钢琴的演奏下,犹如一幅经过了润色的17世纪油画,泛着神圣光感的同时,线条更为流畅。柔中带刚的前奏曲与随之而来的四个古舞曲巧妙结合,安德索夫斯基手下交织的音乐线条彼此衬托、对抗,营造出极妙的乐句平衡感。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巴赫之后,安德索夫斯基为乐迷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舒曼的《六首卡农曲式的练习曲》(作品56号)。这首优秀却冷门作品原本是舒曼为踏板钢琴而作的。去年恰逢舒曼诞辰200周年之际,安德索夫斯基特别改编了这部作品,将其在现代钢琴上进行呈现,成为乐迷期待的一大亮点。随着晶莹的几个音符响起,轻盈的触键与针对现代钢琴恰到好处的量身打造更令耳朵不由一“亮”。精致的音乐丝线随着他灵活的手指被不停编织、旋转,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在作品自身浪漫主义和声的基础上,安德索夫斯基极富创意的将唯美与甜蜜演绎的让人沉醉其中,仿佛闻到19世纪的浪漫新风。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作为波兰钢琴家,玛祖卡可以说是在安德索夫斯基血液里流淌的。1985年的国际肖邦钢琴大赛是安德索夫斯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旁听的钢琴比赛,并对他的艺术观产生了巨大影响。昨晚,当安德索夫斯基以通透清澈的音色弹起肖邦的《玛祖卡》,特殊的节奏型将波兰特有的玛祖卡滑步、旋转,演绎的惟妙惟肖。而他鲜明的个人风格与“钢琴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为一体,令听众鸦雀无声。一曲终了,余音未消,全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在欢快的《玛祖卡》之后,安德索夫斯基匠心独具的以音乐会开篇、巴赫《英国组曲》第五号的“兄弟篇”——第三号作品,作为整场演出的最终曲,将风格从浪漫主义带回古典主义,再度引爆观众热情与掌声。

皮特·安德索夫斯基钢琴演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