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摄影师王小京
摄影师王小京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542
  • 关注人气:11,8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2009-02-20 07:27:59)
标签:

芭蕾

舞蹈

演出

柴可夫斯基

音乐

国家大剧院

上芭

娱乐

原创摄影

分类: 芭蕾

     大剧院近期国内芭蕾舞好戏连台上演,中芭的《奥涅金》《大红灯笼高高挂》,香港的《天鹅湖》,辽宁的《二泉映月》,上芭的《胡桃夹子》《白毛女》,广州的《梅兰芳》,5个剧团7个中外剧目,冠名“中国芭蕾力量”。

                      《胡桃夹子》“ 雪国的美女们”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俺拍了一场彩排和一场演出,彩排的克拉拉是B角季萍萍,演出的克拉拉是A角范晓

枫。这是日本编导清水哲太郎的作品,和我去年拍的俄罗斯国家大剧院的《胡桃夹子》有很大的不同

。老柴的音乐让人陶醉。

                          “ 阿拉伯木偶”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改编自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柴科夫斯

基的音乐都赋予这部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

童音乐特色,大剧院破例容许儿童入场。

 

                            “女孩木偶”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ZT:《胡桃夹子》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乐,是作品的背景光彩闪耀,而且战线出一般乐曲少见的逼真写实,尤其在《雪花圆舞曲》中的童声,和第一幕其他乐曲中的儿童乐器。为传统乐器所谱写的音乐,也是创意十足,尤其是第二幕的插曲,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国舞代表茶;但全曲最美妙之处仍在《糖梅仙子之舞》中钢片琴独奏,依照剧本的描写,迷人地暗示出水滴“从喷泉中溅出”。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旋律较为平淡的地方,柴可夫斯基的处理方式仍然杰出。第二幕《双人舞》的动机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下降音阶,然而和声与分句方式以及温暖的弦乐音色,赋予它强大的情感。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在序曲中超越了题材:不用大提琴和低音乐器,而以小提琴和中提琴来画分六个声部,他加进三角铁和短笛来模拟古典乐派乐团的声音。这首序曲闪闪发亮、充满童趣,规模虽不大,但却充满清亮的音色,正适合圣诞夜前夕。

 

              “胡桃夹子大战七鼠王”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首演于1892年3月19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之前九个月,柴可夫斯基就从全曲中一套组曲,让《胡桃夹子》中最具特色的曲子广受欢迎。组曲是以序曲开始,然后是第一幕的进行曲和第二幕双人舞的《糖果仙子之舞》。接下来是第二幕,插曲中的四首曲子:俄罗斯舞、阿拉伯舞、中国舞、芦笛舞(Mirlitons),压轴的是第二幕的《花之圆舞曲》,也是柴可夫斯基最知名的圆舞曲之一。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上芭的《胡桃夹子》

 

以上图片版权为国家大剧院拥有,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新闻报道性转载请标明国家大剧院

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