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2010-04-11 14:31:34)
标签:

皤滩古镇

仙居

台州

浙江

摄影

旅游

分类: 神州漫游

http://s10/middle/5e7a1943h83f049defbd9&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   皤滩古镇入镇口

        皤滩古镇是我国古代江南山区农村古镇文化的典型缩影,经过了千年的沉淀积累,皤滩仍保存着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古居民宅虽然褪去了昔日的缤纷色彩,却依稀可见往日的繁华景象。然而,我在皤滩逗留的近2个小时里,只看见一个导游带着4个成年人2个小孩进入古镇游览,在偌大的古镇中即使是本镇人也只见了10来个人。千年古镇---皤滩似乎游离于喧闹的现代社会之外。皤滩古镇难道会从此一直沉睡不醒?


http://s3/middle/5e7a1943h83f049fd91f2&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   皤滩古镇水埠头,现代称作码头。

    皤滩地处浙江省仙居县西部河谷平原,距县城23公里,居永安溪中游。永安溪贯穿仙居县全境,东抵临海市(县级)椒江入海,是台州市最重要的主干河之一。皤滩段恰是朱姆溪、万竹溪、九都坑溪、黄榆坑溪等至永安溪的汇合点,溪面宽阔,盛水期十多只大木船可同时下行;上溯可改旱路经邻乡横溪,登苍岭古道,抵缙云、金华,乃至内地赣、皖诸省……在肩挑船载的时代里,皤滩占据着方圆几百里的地利。

  据资料显示,皤滩原为河谷平原中凸出的一块滩地,因满布白色鹅卵石,得名“白滩”,隋时始有固定渡口,称“白滩渡”。入唐,附近村寨的人们拾来木头、石块,在渡口边上垒成摊铺,做点过往渡客的小买卖,慢慢地形成不定期的早市与晚市。这些早期的小贩们整天将摊子搬来搬去,“白滩”于是成了“搬滩”。商埠雏形就在这烦人的“搬滩”中萌芽了。尝到利润甜头的人们,顺着永安溪曲曲折折的东西走向,在滩地上盖房造埠,至五代时初成龙形街衢,入宋称为“皤滩市”。

皤滩的龙形古街成了不解之谜。人们从各自视角出发,以地势、防盗等角度揣测先人动机,解释较多的当数“勘舆”说:古人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皤滩在水之南,原为“阴”地,故以极阳之龙、至尊之九,曲而成形,是求阴阳调和、人财两盛。

当然,是利益驱动支撑着历代商人及其家属持续在此经商、生活。皤滩扮演的水陆埠头角色---古街上几百家店铺长期吐纳中转着东来西往的食盐、布匹、瓷器、山货等,最兴旺时,溪面日停靠商船500艘!其盛况可见一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皤滩积累了巨额商业利润,挨挨挤挤的商埠、华宅间,布满了茶楼、酒肆、当铺、书场、赌场、妓院……


http://s16/middle/5e7a1943h83f04a1bff4f&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   、宋元、民国各个朝代商人经营的各式各样的商店鳞次栉比。


http://s11/middle/5e7a1943h83f04a49cafa&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


http://s10/middle/5e7a1943h83f04a686d29&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5


http://s5/middle/5e7a1943h83f04a9632f4&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6


http://s13/middle/5e7a1943h83f04ab4b14c&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7


http://s8/middle/5e7a1943h83f04ad33b87&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8


http://s1/middle/5e7a1943h83f04b00e740&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9


http://s13/middle/5e7a1943h83f04b1f85ac&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0   镇上农民自产自销刚出窝的鸡蛋,这是最原始的买卖方式之一。


http://s7/middle/5e7a1943h83f04b3dfee6&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1


http://s7/middle/5e7a1943h83f04b5c80e6&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2


http://s8/middle/5e7a1943h83f04b8a4e97&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3   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一隅,也即是以前的私塾。


http://s15/middle/5e7a1943h83f04ba8c49e&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4    古镇邮驿通信,始于南宋绍兴26年(公元1156年),邮政历史可谓久远。


http://s11/middle/5e7a1943h83f04bd6801a&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5


http://s12/middle/5e7a1943h83f04c4163bb&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6   富商在闲暇之余,会进入镇内开设的赌场聚赌,寻求刺激抑或藉此发一笔横财。


http://s2/middle/5e7a1943h83f04c6f2061&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7   古戏台,专供途径商人以及镇上百姓观看戏剧,娱乐身心。


http://s12/middle/5e7a1943h83f04c8db77b&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8


http://s13/middle/5e7a1943h83f049b14e7c&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19   被废弃的古民居大门洞开,一片狼藉。


http://s9/middle/5e7a1943h73980ca84768&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0


http://s14/middle/5e7a1943h73980cacc95d&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1


http://s13/middle/5e7a1943h73980cb46c0c&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2


http://s6/middle/5e7a1943h73980cb90365&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3   大户人家的后院大门,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特征。


http://s15/middle/5e7a1943h73980cc223ce&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4   何氏里门堂,据传何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出过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学士。


http://s5/middle/5e7a1943h73980cc53e84&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5


http://s11/middle/5e7a1943h73980cc8395a&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6


http://s13/middle/5e7a1943h73980ccb5fcc&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7   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饭后百步走。


http://s1/middle/5e7a1943h73980ccff890&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8


http://s1/middle/5e7a1943h73980cd2fb50&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29


http://s13/middle/5e7a1943h73980cd6047c&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0   古民居屋前晒谷空地,由于长久没人打理,脏乱不堪。


http://s9/middle/5e7a1943h73980cda89a8&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1   镇上还保存着一口千年古井,这井建于宋代,属于台阶式屋下井,这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http://s6/middle/5e7a1943h73980cdd9955&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2   近摄千年古井台阶和取水井口。


http://s10/middle/5e7a1943h73980ce0af79&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3   农民收获季节使用的工具:脱谷机,上面清晰地写着“一九六八年”,也算上世纪的半老文物了。


http://s5/middle/5e7a1943h73980ce3d064&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4


http://s8/middle/5e7a1943h73980ce85f97&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5   镇上老人闲坐聊天,神情悠然自得。


http://s7/middle/5e7a1943h73980ceb58e6&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6


http://s5/middle/5e7a1943h73980cee7c74&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7


http://s3/middle/5e7a1943h83f0b94ae312&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8   九旬老太用镰刀削砍木片,估计在做垫板之类。


http://s9/middle/5e7a1943h83f0b978a1b8&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39   古镇石板路,已有千年历史。上下两幅照片可以看出花纹各样,实际上镇里各条主要道路的路面图案没有重复的,何以搞得如此繁复?想来是金钱盈余,历朝修筑而成。


http://s8/middle/5e7a1943h83f0b9a66cc7&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0


http://s5/middle/5e7a1943h83f0b9c502c4&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1   修路替换下的路面青石板,满布青苔,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http://s2/middle/5e7a1943h83f0b9f2c3c1&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2


http://s13/middle/5e7a1943h83f0ba114d2c&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3


http://s5/middle/5e7a1943h83f0ba3f1474&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4   古镇的水上生命线:永安溪,全镇富饶系于此溪。


http://s1/middle/5e7a1943h83f0b92c5210&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5   镇外的油菜花田,映衬这古老的皤滩古镇。


http://s5/middle/5e7a1943h83f0ba5d7db4&690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TITLE="千年皤滩  一个沉睡中的七朝古镇" />
▲P46  古民居中间的稻桔垛,是镇民平时在灶头间用来煮饭烧菜的柴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