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随笔:重新审视“龟兔赛跑”——一则漏洞百出的励志故事

(2022-04-26 22:57:03)
标签:

教育

哲学

分类: 随笔

教育随笔:重新审视“龟兔赛跑”——一则漏洞百出的励志故事

“龟兔赛跑”的故事,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则励志故事,据说可以“告诫我们不要轻视他人,同时,稳扎稳打定能获得胜利”,我不知道这一结论的“合理性”何在,故事中乌龟最后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固然离不开它的“稳”,但如果不是因为兔子的“大意失荆州”,无论它如何努力怎样不放弃也是不可能赢的。这场比赛的结局,不仅属于特例,而且是一个完全的意外甚至是一个笑话,而我们却津津乐道地编造这样一则根本不符合事实的也不合理的故事以为谈资,并用作可以谆谆教诲的教育文本,这一方面代表了我们的教育孜孜以求着能够将平凡人都变成不平凡人的梦想,另一方面却又使自己深陷于困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把只会爬行的乌龟培养成会健步如飞的兔子呢,还是应该让乌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在我看来,“龟兔赛跑”已不是一则故事而是一次“事故”了,它不仅完全扭曲了事情的真相,误导了我们的认知,而且折射着我们当下教育的迷惑和困局,不妨作如下粗浅的分析批驳。

    首先,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一则完全背离了客观事实的刻意捏造的励志故事。在自然界中,乌龟怎么可能会与兔子同台竞技?当然,编故事的人也许会说,这只是寓言故事而已,但是任何正确的意识都应该符合最起码的事实。森林里要开一场运动会,好吧,既然是运动会,应该会有不少竞技项目,乌龟作为一名选手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适合它参与的项目,它怎么会可能和兔子去比跑步?我们可以“人之理”来揆之“物之理”的,但是这场比赛显然不符合“人之理”,因为人类开运动会不可能只设置一个比赛项目,这也完全不符合“物之理”,“物之不齐物之性也”,自然本身是不可能以同样的标准将不同的物种分出长短优劣的。

    其次,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乌龟和兔子在什么意义上是平等的?它们都是自然界的存在物,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特长,正因为它们不是我们创造的,所以也不应该被人为设定一个标准去评判各自的高低贵贱。假设真有这样一场运动会,各种动物也应在本着自愿参与、自由选择、享受过程的原则下进行的,乌龟可以报自己最擅长的游泳或潜水项目,它绝对不会拿自己开玩笑,再愚蠢的乌龟也绝不会愚蠢到“和兔子去比赛跑步”的想法。那么,又是谁剥夺了乌龟的选择权?是谁凭借某种权力(权威)强迫乌龟必须站在跑道上要和兔子进行一场不可能赢得胜利的比赛呢?是小乌龟的父母吗?老师吗?还是因为这次比赛中某个出资人设置了高额丰厚的奖金,这个“设局者”居心何在?意在何为?他是真心希望乌龟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以此来打击或者给骄傲的兔子一个教训呢,还是想看一个笑话呢?

    最后,有悖于教育的基本宗旨和价值理念。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按照某个我们成人世界所设定的标准去塑造“未来者”,而是“舒展其自由的天性”,去激发和唤醒每一个人的潜能,发展其面向未来的可能性,“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成长”(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因此,好的教育绝不是为每个多样的、特殊的、有差异的个体设定一个标准、一个目标、一条道路,最后把他们都塑造成同一个类型的产品,教育应该是让每一个平凡的个体在与世界深入交往的过程中发现生命因为其自身的独特性而显示出不平凡的意义。

想起了李宗盛的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1930年,荣格在慕尼黑作了一个重要的演讲,他有感于现代社会的强力精神对人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以精神治疗师和哲学家的多重身份作出了如下规劝:“有意识见解的偏执以及与之相应的无意识的阴性反应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代过分看重有意识的意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但是意志摧毁人类的道德又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使意志与能力协调一致比道德更重要,不惜一切代价的道德是野蛮的标志。”(参阅 杨庆祥《关于平凡的哲学》)是的,平凡是什么,就是“我自己想要的”和“我自己能够要的”相协调相统一,平凡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也是幸福的人生,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合适的教育,而不是追求成功的教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乌龟侥幸赢得了这一场比赛,但它最后会很可能被这场虚假的胜利蒙住了眼睛而误入歧途——它以为自己就是兔子,甚至是猎豹是狮子,可以胜过世界上任何奔跑的动物,乌龟的“人生”也许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去和其他会“跑步”的动物比赛并不择手段地战胜它们,另一个是不成功就成仁。但是,它却再也回不到那个本该属于它自己的真实的世界里了。

 

                           2022.04.26,阅读有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