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一种教育的姿态--阅读佐藤学的一个关键词

标签:
教育佐藤学 |
分类: 读书 |

“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校(课堂)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这就是‘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佐藤学 著《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P4)
教育者,需要学会倾听。佐藤学说,“倾听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活动”,“倾听儿童的声音是教学实践的基点。”(《教师花传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P27,P28)狄波拉.玛雅说,“学校最重要的是倾听儿童的心声。”“教的活动在于倾听,学的活动在于言说。”(美国波士顿中心马伊诺利提地区未申.黑卢学校校长)
山梨县久那土小学的古屋和久老师执教《成功养蚕》(小学三年级综合学习课),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古屋老师撤掉了讲台,轻轻地坐在学生座椅上,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话语,因为没有距离,就形成了直接倾听的关系。而且古屋老师的视线与学生的视线水平交流,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语言柔和且灵活正是这种交流的结果。(佐藤学 著,《教师花传书》,P19)
神奈川县贸崎市滨之乡小学的福田悠之老师是“敞开胸怀的倾听者”。“福田老师任教二年级,她与每一位学生都建立了纤细而柔和的关系,并且具备了在课堂中选择绝妙教态的能力……”“在与学生对话时,福田老师也会倾听学生的自言自语,甚至未说出来的话语,福田老师选择了对学生来说最为适切的距离,而且能够维持发言的学生与倾听的学生之间的联系。”(佐藤学 著,《教师花传书》,P25-26)
新泻县长冈市黑条小学胜沼文惠老师每走近一个儿童身边,弯着腰,以同等高度的视线倾听他们的发言……他与每个发言儿童的距离并不相同。对需要帮助的儿童,他就站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而和那些已经习惯发言的儿童则会稍微拉开一点距离,而且,胜沼老师倾听的位置并不是在儿童的正面,而是和发言儿童一样都看着教室的中心,也就是说他站在发言儿童的斜侧面,儿童所说的话他能够听得一清二楚。胜沼老师是作为儿童的代表来倾听每个人的发言的。(佐藤学 著《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P37)
上述几位老师的姿态真是美妙,是一种倾听天籁的、神圣的姿态,因为他们相信“任何一个儿童的发言都是精彩的。”他们在倾听中敞开了自己的身心,打开了教育的世界。倾听儿童的发言意味着在如下三个关系中接纳发言:一是,认识该发言是文本中的哪些话语所触发的;二是,认识该发言是其他儿童的哪些发言所触发的;三是,认识该发言同儿童自身先前的发言有着怎样的关联。(佐藤学 著《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P5)“倾听”就是不折不扣地接纳每一个儿童的想法,对所有儿童的发言予以信赖和期待。
佐藤学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是以“倾听他者声音”的相互倾听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倾听他者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杰出的教师无不在课堂里把精力倾注到由每个儿童的声音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整体声音的倾听之中。(佐藤学 著,《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P139)
教师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倾听者,要建立与儿童的密切关系,只有借助心心相印的交流,形成了相互倾听的润泽的氛围,如此,我们才能在充满交响的课堂上,感受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