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动辩论的三个层次--点评《文明修身要从规范行为入手,还是从提高认识入手》

(2017-11-15 17:04:45)
标签:

辩论

分类: 随笔

下午第四节,由学校政教处组织的高二学生辩论赛进入了最后一场决赛,政教处邀请我担任评委,并作点评。参加决赛的两个团队是高二(7)班和(8)班,双方围绕《文明修身应从规范行为入手,还是从提高认识入手》这一辩题展开辩论,一场激烈的交锋,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论辩素养。

   辩论赛是一种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本次辩论的辩题与上一届是雷同的,总体而言,论辩双方围绕辩题展开的交锋,激烈有余而回旋不足,感性过多而理性稍欠,主要还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论辩上。我在最后的点评中,作了三点陈述,希望对参与的学生和旁听的同学能有所启发。

    一、居高临下,方能势如破竹

论辩双方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论辩的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确立论辩的主题和主线,还要运用适当的理论工具,因为论辩本身,强调的是“辩”背后的“论”,“辩”不仅要以事实为基础,更需要以“理论”或者“论点”(包括方法)作为支撑,并以此作为分析和展开辩论的工具,本次辩题围绕“从规范行为入手”还是“从提高认识入手”,在理论上涉及到“知行”关系,或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对关系的破解,论辩双方需要依据自身的立场,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角度。比如,正方的角度是强调“行为”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围绕“行是知之始”立论,而反方则应从“认识”的重要性着眼,需要围绕“观念(认识)制约行动”立论。为了抓住对方的漏洞,还需要为自己的论点找到到合适的主体,比如从反方的立场上看,为什么“文明修身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因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中学生的文明修身”,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从每一个体成长的经历来看,我们总是“先知”而“后行”的,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从辩题的关键词来看,要抓住“修身”二字,“修”在先,“身”在后,“修”侧重在“修心”,指观念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由此才会引起“身”或者行为的变化。

二、就事说理,须要深入本质

论点确立之后,需要寻找合适的论据,生活中的事例,是最好的论据,在论辩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充分挖掘事例背后的“理”,要步步深入,抽丝剥茧,由表及里,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说事”的浅层次上。论辩中正方为了说明“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举了这样一个事例:“两位同学打架,你是先上去把打架的同学拉开呢,还是先给他们讲道理。”据此来说明“规范行为”的重要性;反方在进行反驳的时候,只是说,“先要拉开,然后还要讲道理。但是这也说明不了规范行为的重要性”。这样的回答显然是很苍白的。面对对手抛出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沿着这个问题的运动轨迹,灵活地接住它,而且需要想办法把问题再抛回去,让对方为难。比如上面这个事例,在正方抛出之后,反方可以这样回答:“对方辩友举的这个事例,确实非常生动,我们的看法,当然也是先上去把两位打架的同学先拉开,然后再给他们讲道理,道理如果不讲清楚,两位同学的认识如果没有提高,那么下一次还是要打架。光考虑拉架,只是治标,要把道理说清楚了,弄明白,认识上真正提高了,观念上有变化了,那么才会友好相处,这才是治本之策。这不正是说明了文明修身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吗?”

    三、攻其一点,务必由此及彼

在辩论中,抓住对方的破绽,然后使其裂缝扩大,让对方难以招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就需要善于发现对方的漏洞,并及时找到扩大其裂缝的方向(路线),然后加大攻击的力度。比如,正方一辩提出,“我们的辩题是‘从什么入手’,‘入手’一词强调的就是行动。”这句话换一个角度看就会有漏洞,因为“入手”一词包含了两个层次,“入”和“手”,这个词一拆分,反方就可以找到扩大漏洞的路线,“入”这个字往往意味着“先入为主”,这就是说“先要有观念上的深入”,然后才会引起“手”的动作的变化,因为人的行为是受观念制约的,一种观念的变化,会引起行为的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入手”一词正是印证了“文明修身需要从提高认识入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