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恭王府转一圈,你会感慨什么呢

(2016-08-17 17:23:22)
标签:

恭王府

分类: 人在旅途

     在恭王府转一圈,你会感慨什么呢

我们在北京的蓝天白云下,随着一群游人进了大名鼎鼎的恭王府,然后在里面兜兜转转就出来了。

作为一游客,在恭王府转一圈出来,不能不感慨些什么吧。

恭王府之所以有名,主要不是因为这里是恭亲王奕䜣的府邸,而是因为乾隆朝的大贪官和珅——这所宅子的第一个主人,后来道光皇帝赐予皇六子奕䜣的。和珅,谁不知道呢,当年一部《宰相刘罗锅》,王刚老师把个和珅演得那么出神入化入木三分,让全国人民一下子就牢牢记住了和珅。绝大多数人来北京看看这恭王府,主要还是奔着和珅的大名来的吧。见不到和珅,也不妨“窥视”一下他当年的“私人”空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可惜到了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就褫夺了和珅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还抄了他的家,同年正月十八(1799222日),和珅即被赐令自尽。好,是和珅在这座院子里也快活了20年哪。至于歹么,呼啦啦大厦倾倒,和大人小命难保。

一群游客跟着导游,这里走走,那里瞧瞧,再听听导游瞎掰,到也是很有意思的。导游说什么,和珅反正听不见,至于游客们和导游之间的某种内在心理暗示或互动,倒是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

导游说,和珅最喜欢的是有权有钱有女人,和珅的这座府邸,正包容了他的这种喜好和人生追求,这似乎也暗合了大多数国人的心态,很多人在恭王府转了一圈出来,由衷的感慨就是:恭王府真大,和珅真厉害,有权(钱)真好。言下之意,就另当不论了。

我的一点私下的反思却是:恭王府也好,和珅的万贯家财也好,其实最后都不是这所宅院主人的,而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底下除了皇帝是真正的主人,其他的都只不过的“奴才”。对于主人而言,奴才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替主人办事,二是为主人保管财务。事情办得好,主人一高兴就赏金赐银送美女财宝,当然还有像春药一样的权力,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主人赏赐你的就属于你了,主人赏赐奴才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奴才办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主人管理财富的成本和风险,什么时候主人想要了,一出手下一道圣旨不就拿走了——不管你手中掌握的这点财富是你自己正当得来的,还是变着法子坑蒙拐骗来的。中国历朝历代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对私有财产不予保护。无论是当官的还是经商的,无论是有权的还是有钱的,不管你的财富来路是正的还是斜的,反正最后都不是你的,这导致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都只是“一治一乱”的循环,围绕皇权的斗争一波一波,农民起义也好,宫廷政变也罢,目标都只是为了想要夺取“主人”的位置。“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据说当年从和珅的府中抄没的家产,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其实么,这笔财富本来就不是和珅的,他只不过是代为主子保管而已,可以换了个新主子,也就不再需要他费心了,这一点,乾隆爷可是心知肚明。真是可惜了和珅,实事求是地说,他真是一个有大才的人。

到恭王府来,导游是一定要推销这个天下第一的“福”字,据说恭王府后花园被埋藏在假山深处的那个石碑上的“福”字是康熙爷的御笔。这个福字写得好啊,导游讲出了一大堆的道理:左边是个“子”,也是一个“才”,右上角是个“多”,右下角是个“田”,且“田”字不封口,右半边合在一起看还像一个“寿”字,这个寓意多好——“多财(才)多子,多田多寿”,是谓“福”也。这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精妙之处,一个“福”字如此博大精深,气象万千,让大家听了真是好大的受用。看来,到恭王府一游,各位都是“福”气无边啊,更何况,游客还可以排着队,钻进后花园那座假山下面的小山洞,亲手摸一摸据说是康熙爷御笔的那块被罩上了一块玻璃的“福”字石碑。

          在恭王府转一圈,你会感慨什么呢

我怎么感觉着像是一个笑话,当年的和珅是个有“福”之人吗?你带上这个“福”字的仿制品回去,就能保证一生有福?可惜在中国以往的社会中,福也好,禄也好,都不是你自己可以去争取的。传统社会从制度上、环境上来说,从来没有为社会的大多数人提供一条施展个人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通道;当然科举制度算得上是一条,但就是这么一条也只是“习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而已,唐太宗津津乐道的是从此后“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个良好的社会,任何一个正常的、有能力的人,不是为谁所利用的问题,而是为自己,也是为社会,为所有的人所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一直都没有解决的。

我看着那么多人最后都充满希望地,美滋滋地,抱着这个福字回家了,看来只要大家到这恭王府一游,带回一个康熙御笔的“福”字,就能福满乾坤,福盈天下了。不过真可惜了这个“福”字,也没有保佑和珅大人得以善终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