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华子
上海华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43
  • 关注人气:10,1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辩经的僧侣

(2009-02-11 12:31:45)
标签:

照片

旅游

分类: 大江南北

辩经是藏传佛教教学方法中相当独特的一环,在藏传佛教中若想成为佛学家,必须具备善讲、雄辩、著书三个条件。辩经有一定的原则和逻辑,它要求辩论双方语言流畅,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言之有据,符合逻辑,从而通过反复辩论,达到深刻理解佛教玄妙义理的目的,增进思辩,精进学修,通达显乘,融会贯通等意义。辩经的目的也不是要争出个你输我赢,而是经由辩论过程,厘清义理上的犹疑,以佛法的正见,破除邪见。对于学僧而言,辩经一可训练其辩才,二来能通过辩经的形式,提高个人对于佛法的领悟程度。  
    辩经有多种形式:既有一对一的答辩,又有一人立宗众僧质疑的辩论;既有本级互辩,又有本级对其他层级的辩论。提问的僧人站着做出抬腿、击掌等动作,这些动作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比如每一个提问者都要先说一个“底”,随之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再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拿底”,“底”音象征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高扬的右手象征文殊的智慧就在身后。两手相击,有三层意义: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能,驱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苦难中的众生挽救出来。下面的照片拍摄于拉萨色拉寺的辩经场面。

 

辩经的僧侣

 

 

辩经的僧侣

 

 

辩经的僧侣

 

 

辩经的僧侣

 

 

辩经的僧侣

 

 

辩经的僧侣

 

 

辩经的僧侣

 

 

辩经的僧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虔诚的信徒
后一篇:东京印象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