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递业务指标全线飘红背后存“隐忧”

(2013-05-16 23:00:27)

 
5月16日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对快递发展进行了报道。报道称,快递业务五年增四倍,已成重要新型服务业态。文章引用数据称,4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64.1%,同比增长41.0%。今年一季度,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7.1亿件,比2008年全年快递业务量还多出近2亿件。
的确,数据不会骗人,放眼全社会,快递业务量动辄50%的增长率,几乎没有行业可以与之争锋,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快递消费国!即便是从个人的直观感受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快递员身影,也为“小快递、大民生”做一个显著的注脚。
不过,业务指标全线飘红的背后,并非没有让人担忧之处。4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64.1%,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0%,增长率差为23.1%;前四个月的增长率差更是高达30.3%——快递收入“跟不上”业务量增长,两者之间呈现巨大鸿沟。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种原因是自然现象,即快递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电商快速发展,网购等小件数量大幅上升,国内件占比提高,而这两部分快件单价远小于商务大件和国际件,从而导致快递整体单价下降。
另一种则是人为因素,即部分企业以低价换取高量。与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等领域相比,快递是一个充分竞争、高度自由的市场,拥有国内快递经营许可的企业超过8000家,规模以上快递企业接近20家,国有的EMS、中铁快运,民营的顺丰、“四通一达”,外资的“快递四大家族”等在一个碗里吃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使出浑身解数,以“降价”换量即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快递价格几乎逼至成本线,利润则薄得像刀片。
降价一定有利于消费者吗?答案并不那么简单。
首先,从快递产业自身来说,尽管发展速度快,但主要是建立在基数小的基础上,2012年全年快递业务收入方才1000亿元,仅为不少行业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离“做大做强”的目标还有很远。
其次,快递降价的好处不一定会落到网购消费者头上。部分网店大客户一方面肆意倾轧快递价格,以“不降价就换快递公司”作为要挟,另一方面则向消费者收取高于实际结算价的快递费用,赚取“剪刀差”。举个例子,一般“通达系”网购快递定价为5、6、7、8,即同城5元、周边6元、正常7元、偏远8元,而淘宝卖家显示的快递价格则一般是从最高的8元起跳。
最后,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当前消费者对于快递服务反映强烈的问题,并非价格偏高,而是快件不快、操作过程中的“让快件飞”、外包装及内件破损以及服务态度差或者根本无服务等。如果快件贵上一两元,能够换取上述问题的解决,想必大多数消费者以及有追求的网店卖家都愿意付出。然而,部分企业不从自身管理、人员培养、设备更新等见效较长的“治本”方式入手,只是一味地贪图“降价”这类短效猛药,时间上了,只会上瘾成性,把身子搞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新的快递用户,决不应让“低质低价”成为他们的第一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