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阿丫云南纳西族少数民族语言无尾熊 |
8岁时,北京女孩阿丫在网上认识了丹麦女孩Henriette,两人相谈甚欢。Henriette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和平使者,于是两个小伙伴就用国外免费的网络空间,做了一个叫作“和平之蛙”的俱乐部,希望这里能够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孩子共同的家园。慢慢地,这个网站有了十几个小朋友,分别来自美国、英国、韩国,还有伊朗和以色列。孩子们说,如果大人不做些事情来改变战争的现状,那么就让我们来做吧。他们约定,从身边做起,首先让家庭、班级、社区变得更和睦,进而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让地球更加美好和平。
再后来的某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网站不能登录了,小阿丫的第一次互联网公益行动只能停止了。
9岁时,阿丫在丽江认识一个叫“无尾熊”的13岁摩梭女孩,她告诉阿丫因为没有钱上学只得出来打工。离开时,无尾熊亲手刻了一个小木刻送给阿丫,上面写着东巴文“友谊长存”。从那时起,阿丫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帮助她。
时光荏苒。阿丫很快长成了大姑娘,成为一名高中学生。这年暑假,阿丫得到了一次去云南调查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状况的机会。在云南最偏远乡村的一所幼儿园里,她与纳西族的小朋友朝夕相处了半个月。其间,她探访了许多纳西族家庭,被他们的勤劳与贫困打动,为那些想读书却没钱买书本的孩子们伤心落泪。
回到北京后,阿丫更加坚定了要帮助少数民族的信念。一天她逛街时,发现摩梭风格的围巾很受年轻人欢迎。进一步了解后她又了解到,一件围巾从织成到卖出,中间环节的利润都被商人赚走了。
“我为什么不开家网店,直接替摩梭妇女销售织物,让她们得到全部的收入呢?”于是去年年底,阿丫创办了自己的淘宝小店,取名“我爱摩梭”(http://imosuo.taobao.com/),销售摩梭直供的围巾、披肩、桌布。而她从事民族研究工作的爸爸,则帮她联系到了云南的摩梭文化研究会。
时至今日,阿丫已经将全部数千元销售所得都寄了出去,自己一分钱也没有留。
这个小女孩在互联网上的公益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是不是该让我们思考些什么呢?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尤其是在社会矛盾日益激荡、公民意识尚未成熟的今天。许多人常常因为莫须有、片面甚至虚假的消息,就肆意在网络上谩骂、攻击,自以为是“民主、自由”的表现。殊不知,一味抱怨而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见只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拆砖”而不是“加瓦”,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比现实的阴暗面更加阴暗,让我们身边的人感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感动,同时也容易让我们将所有的失败与挫折推脱到外界和他人身上,成为不折不扣的怯懦者。
尽管,现实世界有种种不公平现象存在,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心灵自救”并且惠及他人,从点滴开始、从身边开始、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小女孩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