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度盘点——值得家长关注的十大舆情热点

(2014-01-28 08:00:00)
标签:

家庭教育

新东方家庭教育

年度盘点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2013年度盘点——值得家长关注的十大舆情热点


2013年度盘点——值得家长关注的十大舆情热点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  《爸爸去哪儿》热播使家庭教育成为热议话题


自2013年10月开始,一档父子亲情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因充满了变数的情节和真实的情感迅速俘获了亿万观众的心。尽管近年来众多家庭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始终在呼吁父教,强调父亲角色缺位会不同程度上导致孩子出现焦虑、狂躁、多动、软弱、缺乏自尊心、性别异化等现象,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父亲在儿童生活中缺位仍是难以改变的普遍情况。而这档被称为“80后育子样本”的节目轻松让爸爸和家庭教育携起手来,让爸爸群体发现亲子乐趣所在,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所在。此外,这档节目也让我们看到了大众媒体在引导公众在重视家庭教育方面能够发挥强大的正向和有益的作用。

 

■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改革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被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重大部署的出台,引发了一系列的举措: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实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教育领域的探索和改革形势似乎越来越明朗。中、高考新一轮改革结果究竟如何,只能交由时间来证明,但每一个家庭、学校,却不应被动等待,顺应变势是必要的。如果家长和老师仅仅让科目、分数牵着走,我们的培养方向一定会出新的问题。高考改革之所以有其必然性,是出于现代社会对多元人才的选拔需求和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以目前的高考评价标准,分数依然是王道,但再往远看几年,在社会这个更关乎前途、命运的大考场上,高考分数、学校成绩终将只是浮云。

 

■  李某某案件广泛引发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从年头到岁尾,一个被称为“李某某”的“星二代”涉嫌轮奸案的相关报道一直未曾退热,李某某甚至因此成为百度2013搜索风云榜公布的十大话题人物。司马光有言:“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为人父母,不担心他们对孩子不慈爱,值得担心的是他们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从孩子出生,一些家庭就将全部的爱倾注到了孩子身上,以孩子为绝对中心,一切顺着孩子,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都不以为意,听之任之,殊不知,这种“爱”最终会害了孩子,也许到了孩子成年,父母才会发现为时已晚。

 

■  教师性侵小学生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声讨

 

2013年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在随后不到20天内,又有8起校园内猥亵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这些被公开报道的案件仅仅是校园性侵、猥亵的冰山一角。孩子都是脆弱、稚嫩的花朵,可以预见,这些遭遇足以成为她们一生的噩梦。案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予以应对,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震慑和惩罚作用,但要做好预防,家庭教育不能缺位。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比起外在的保护力量,来自家庭内部的指导和支持更为有效,父母不仅要给予孩子必要的性教育,努力教孩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还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保持和孩子的交流畅通,及时发现孩子异常转变的种种迹象,将伤害降到最少。

 

■  女童暴力殴打男婴事件被网友评为2013年最残忍事件


2013年11月25日,重庆市长寿区一10岁女孩残忍殴打一男婴并致其从25楼坠落,被网友评为2013年最残忍事件。一时间,对于施虐女童父母失败的家庭教育的谴责与声讨铺天盖地。从家庭教育视角来看,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联系,或对孩子冷漠、忽视、挑剔、粗暴,甚至虐待以及父母之间不和睦等都是引发孩子品行障碍的诱因,容易引发孩子的暴力倾向。而从女童的暴力行为本身分析,有专家判断其缺乏共情能力,即无法感受他人快乐或痛苦,认为其可能具有反社会人格,而非仅仅是家庭教育失职那么简单。因女童年仅10岁,案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国当下的教育机制、家庭教育以及怎样处理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刑责门槛”的深度思考。

 

■  教育部“减负十条”关键在育人观念转变


20138月下旬,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启事,并在12月表示修订后的政策将择期发布。“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不举行统一考试”这些新规引来一片惊叹。以前年年讲减负,结果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这一次结果如何,估计大家都还在质疑和观望中,原因就在于教育评价体系仍然还是以应试成绩为导向。在最终高考的指挥棒下,面对应试体制的压力,学校、家长是否能真正给孩子减负,最本质的仍然在于育人观念,只有将品德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等因素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对于孩子有一个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孩子真正从“分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杀室友事件震惊全社会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疑遭室友投毒去世,受到全社会关注。从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再到如今的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中国高校接连出现“同室操戈”的寝室悲剧,不得不让人在震惊的同时感叹着“同窗共读,相煎何急!”大学室友,本是彼此青春的美好见证,为何却变成生死两茫茫?我们在谴责投毒者道德败坏、手段狠毒,惋惜受害者的悲惨遭遇的同时,更殷切希望我们的学校在教育中少一些功利思想,多一些人文关怀,尤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辅导等常规机制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

 

■  2013年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年


来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数字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刷新历史纪录。据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北京和上海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造就“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原因,一部分的确来源于社会因素的客观外因,比如经济增长率降低的预期、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以及我们的教育系统中没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合理分流机制等。但也不得不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障碍来自于父母,他们难以满足当下父母心中的“有出息”的标准。这么说来,“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单让父母买一部分也不算冤枉。

 

■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点燃孩子的科学梦想


2013年6月20日10时许,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太空成功进行了太空授课,她不仅在天宫一号中以基础物理实验的形式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而且与地面课堂里的330多位师生进行了即时互动。这堂课真可谓是远程教学之最。这别开生面的一堂课让人惊叹、兴奋,同时也昭示着一个事实——高速发展的科技正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因此,孩子们未来面对的世界会远远超出我们的经验范围。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留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引导他们有突破自我的大视野和大格局。


■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单独二胎”正式放开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专家认为此举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决䇿,可有效调整和缓解人口老化。对于家庭而言,“421”的家庭结构有可能因此改变,有兄弟姐妹的相互陪伴,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二胎新政无疑也可以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家庭养老照料功能。当然,很多家庭在为“单独二胎”放开欢欣鼓舞时,也被高昂的育儿成本吓住了。我们听到太多“一个还养不起呢,两个怎么养?”的感叹!

 

 

-------------------------

更多精彩请点击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网站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微博

关注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帐号【xdfjtjy,即可每天分享到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精品文章。如果您喜欢,请您与朋友一起分享。坚持每日阅读,收获家庭成长!


欢迎您与我们在线互动,分享原创教育感悟,推荐教育好文,提出教育疑问,您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家庭教育领域知名学者及专业教育人士,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热点话题。投稿或荐稿Emailjtjy@xdf.cn。期待您的参与!


2013年度盘点——值得家长关注的十大舆情热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