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如何与孩子谈论生死话题的,还是压根儿不谈?

(2014-01-22 08:00:00)
标签:

家庭教育

新东方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分类: 【心理课堂】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话语中,生与死从来都是一个冷门话题,尤其是死亡,家长更是唯恐避之而不及,要是在过年期间,孩子谈论类似的话题,挨打挨骂一定不稀奇。其实,在家庭中与孩子谈论生死是生命教育中不可稀缺的一部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与他(她)谈论与生死相关的话题,逐步塑造孩子健康的生死观,对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尤其重要,因孩子生命的脆弱和对于生命的漠视而引发的悲剧,我们已经听过、见过太多……



怎样跟孩子谈论生死

 

文/游金潾  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博士、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所教授;原文刊载于《生命时报》

 

你是如何与孩子谈论生死话题的,还是压根儿不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是一个人人避讳的字眼。不少家长总绞尽脑汁地跟孩子回避对“死”的描述。然而,避谈死亡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生命观,也给社会上屡屡发生的淡漠生命、草率轻生等恶性事件埋下了祸根。

  

  家中有长辈过世,若家长没有正面告知孩子,孩子可能对死亡形成恐惧,日后面对亲近的人过世往往反应过度,难以走出痛苦。有的孩子还会认为亲人过世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产生罪恶感与内疚感。因此,当孩子问逝者去哪里时,家长应按照孩子的年龄特质以及与逝者的关系来回答。

  

  怎样跟孩子谈论生死,要依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来谈。匈牙利心理学家纳吉等将儿童对死亡概念的年龄模式分为4个阶段:


  第一,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常会产生分离焦虑;

  第二,3—5岁的儿童不了解死亡是普遍的、不可逆的,他们认为死亡是短暂的或可以复活的,甚至认为自己更乖一点,死去的家人就会回来;

  第三,5—9岁的孩子已经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会用拟人方式来看待死亡,比如他们会认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

  第四,9岁以上的孩子已能正视死亡。


  平时家长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比如孩子饲养的宠物过世,父母可借机跟孩子说:“狗狗过世了,但我们很感谢狗狗在世时的陪伴,咱们一起祝福狗狗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生活得很好。”还可告诉孩子,因为我们对狗狗有爱,所以我们会难过悲伤,无需故意忍受、逃避悲伤。善用这样的教育机会,孩子今后面对死亡时就容易用正向态度来面对,还可以让孩子更珍惜活着的时候,用有限的生命做一些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事情。

  

  当孩子问起生与死的问题时,要立即告诉孩子。最好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比如孩子的房间,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同时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问,想知道些什么。解释时要简洁清晰,不必过度谈论细节。孩子年纪越小,解释要越简单。不要跟孩子说过世的人是睡着了或去旅行。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觉,担心自己永远醒不过来;或担心父母去上班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有时,孩子可能会莫名其妙哭起来,问爸爸妈妈会死吗。这时,家长不要过于焦虑,要知道孩子开始对死亡有概念了,他们害怕分离。把孩子抱起来或牵着孩子的手,跟孩子说,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爱你,不会抛弃你,而且爸爸妈妈身体很健康。

  

  爷爷奶奶过世时,通常是儿童第一次与死亡接触。他们第一次经历失去亲人,或者第一次看到父母公开哭泣。祖父母通常是儿童生活中无条件的爱与照顾的来源,更容易产生深深的失落感。此时可抱着孩子或拉着孩子的手,让孩子有一种被照顾与抚慰的感觉。对孩子说:“爷爷过世了。感谢爷爷对我们的爱与照顾,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快乐地生活。虽然以后看不到他,但是他对我们的爱还会存在。我们想他时,可以写信告诉他。”这样做,能让孩子直接面对家人的死亡,同时教导他说出心中的爱、感谢与祝福。家长也可以教孩子用写信或画图的方式跟死者对话,平抚及宣泄孩子的感伤与难过。



 订阅新东方家庭教育微信(ID:xdfjtjy),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0071阅读《体验死亡:一堂另类美式亲子课》

回复0116阅读《女儿校友自杀后,一位妈妈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

回复0075阅读《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爱他们的母亲》

回复0079阅读《给孩子的爱、心、情三宝,你有几样?》

回复0083阅读《<家庭教育宣言>——给孩子一份爱的承诺》

回复0033阅读《您是孩子最好的情绪教练吗?》

回复0066阅读《孩子在公共场所发飙时怎么办?》

回复0084阅读《看似无关紧要的闲扯,蕴藏怎样的家庭教育智慧?》

回复0009阅读《请给孩子一个明媚的早晨》

回复0022阅读《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吗?》

回复0091阅读《家庭晚餐——如何从饭桌上的交谈建立更深的关系》

回复0072阅读《妈妈,不要对我发火?》

回复0057阅读《儿子的寻人启事》

回复0003阅读《你的“母爱”,是否需要自省》

回复0112阅读《妈妈反思:不快乐的妈妈怎会有快乐的孩子》

 

 

-------------------------

更多精彩请点击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网站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微博

关注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帐号【xdfjtjy,即可每天分享到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精品文章。如果您喜欢,请您与朋友一起分享。坚持每日阅读,收获家庭成长!


欢迎您与我们在线互动,分享原创教育感悟,推荐教育好文,提出教育疑问,您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家庭教育领域知名学者及专业教育人士,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热点话题。投稿或荐稿Emailjtjy@xdf.cn。期待您的参与!


你是如何与孩子谈论生死话题的,还是压根儿不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