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童走当行的道,到老都不偏离”
(2013-02-24 12:30:31)
标签:
家庭教育青春期行为偏差价值观育儿 |
分类: 【家教启示】 |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青春期少年的叛逆问题从来有之,孩子出现行为偏差误入歧途是所有父母的梦魇。三年前台湾著名艺人陈凯伦独子“锐宝贝”涉暴力讨债事件曾一度引发全台湾的关注,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刘容襄博士回应此事件时认为,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父母也需要成长。父母不仅需要花时间关注孩子,更要多一些父母亲职角色的学习。父母与孩子相处时不仅仅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安全感,更要帮助孩子建立是非分明的观念、正确的价值观。
事件回顾:陈凯伦独子校园暴力讨债曾一度引起全台湾关注
陈凯伦在台湾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八岁就成为了童星,主演了一百多部电视剧和电影,在台湾可谓红极一时。此人嗓音很不错,在歌唱界也有成就。他拍的个人写真集,作风大胆泼辣。陈凯伦后来成为电台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在大爱电视台主持“大爱会客室”,劝人向善,因而有艺人心灵导师的称号。
陈凯伦的独子陈锐于2010年1月遭检方发现加入竹联帮“天龙堂”,并于同月23日依强盗等罪将他声押获准;陈锐负责在校内招收帮众、怂恿签赌职棒、暴力讨债,甚至“黑吃黑”-教唆小弟抢回赌客的奖金30余万,并身兼天龙堂组长。高二时转校两间,一个学期旷课266节。
事发后,陈凯伦召开记者会,强调独子“跟我一样天真”、“他在7个月前交到了一些行为偏差的朋友”。但据媒体报道,陈凯伦在一年多前发现就发现其子涉嫌校园签赌(当时就读台北市立内湖高中),并曾委由立委息事宁人。而“黑吃黑”事件,媒体则报道陈锐在东窗事发后因此事“差点被打个半死”,陈凯伦也曾出面拜托竹联帮大老张安乐协调。
陈锐羁押期间,陈凯伦曾委托律师转交一封给“锐宝贝”的信并带鸡块餐探视,“锐宝贝”一语遂成为热门用语。2月13日,台湾士林地方法院重开羁押庭,最后仍裁定将陈锐还押看守所。
3月19日,士林地检署侦查终结,将陈锐依加重强盗罪嫌起诉,并求处9年9个月重刑。士林地方法院晚间裁定,因仍有串证之虞,而且坚不吐实,陈锐继续羁押3个月。5月17日,士林地方法院裁定陈锐20万元交保,检方抗告但被高院驳回。那一天的三五分钟里,快门声没有停过,闪光灯让眼里的残像几乎看不见路,这里不是星光大道,而是台北地方法院,眼前的陈凯伦不是明星,而是一位低头不语的父亲,他护着刚交保的儿子陈锐快步离去。
陈锐事件一度引发台湾社会关注:前竹联帮大老吴敦、导演朱延平等人表达愿意提供陈锐机会进入演艺圈,但舆论哗然。资深媒体人赵老大(赵慕嵩)亦撰《混蛋的父母,生出造反的儿子!》一文,认为陈凯伦夫妇应负最大责任。网络作家朱学恒也写了《只要爸爸对了,一切都对了!》一文讽刺陈凯伦溺爱儿子。
专家回应:“教孩童走当行的道,到老都不偏离”(刘容襄)
记得有一年参加一场座谈分享职场的心路历程,在座的多半是职场新鲜人,分享前我放了一则短短的影片,内容是我家儿子和他妈咪亲昵的互动,影片结束后我望着台下的朋友说:“我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两个人。”
在那场座谈中,我尝试让大家思索工作与家庭的意义,并强调家庭价值优先于工作成就的重要性,不过,这好像跟他们期盼听到“求职撇步”的目的差距甚远,于是,终于有人开口询问另一位企业界的来宾:“请问一下,您会希望您的员工像刘老师一样花这么多时间来爱家吗?”现场哄堂大笑(除了那位来宾有点尴尬外)。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只是我先修正了他的提问:“我想,这问题让我来问吧,您会希望您的员工因为花时间爱家,而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吗?”
的确,长久以来我们总是在工作与家庭两头拉扯,好像“忠孝”真难两全(忠于老板,孝于家人),我们也相信辛苦工作让家人衣食无缺是父母的责任,这责任没人怀疑,只是它不是唯一的责任,随着孩子年龄成长,他们饥饿的不只是肚腹,而是心灵。许多父母总是感叹,我们家孩子以前不是这样的,没错,孩子以前真得不是这样,但他们也不会是一夕改变,他们总是“渐渐挪移”成现今的模样,因此,父母该思索的是,当他们渐渐挪移的时候,我在哪里?
父母在孩子成长(渐渐挪移)过程中,被期望的角色(孩子期望你在哪里)会不断转变,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在发展中,生理与心理的需求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父母同样在面对自我的生理与心理上的改变,也就是说,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成长。这份动态的亲子关系,不仅需要花时间关注,更要多一些父母亲职角色的学习,另一方面,亲子关系随着彼此的成长时而紧密、时而疏离,就像共舞一曲般,不管紧密或疏离,那双手都不能分离,至于要‘舞’这一曲,得先面对三件事情!
一、先要有家庭共识
夫妻间先要充分沟通,当面对父母角色的时候,这舞是华尔兹?黏巴达?还是土风舞?该谁上场?该谁鼓掌?都好!就是别各做各的,否则轻则踩到脚,重则舞伴都跑了。
二、有品质的陪伴
舞要跳的好,天天练是基本功,有质量的练更为重要。有一天,我家儿子跟我说:“爸爸,我好无聊,都没有人陪我玩。”我心想,我不是就在你身边吗?怎么没人陪你?当我是空气?原来,敏感的儿子感受到我趁着和他玩游戏的空档,一边翻阅着杂志。所以,别小看身边的小家伙,就是因为小,他们的视野与感受更加细微。
三、幼儿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圣经有句话――“教孩童走当行的道,到老都不偏离。”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若是充分的感受到爱的满足、安全感与是非分明的观念,就更容易从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也才知道价值不是数字,而是孰轻孰重的意义。
陪伴孩子,所获的远远超过所付出的,这不仅让身为父母的我们,身段学像孩子一样柔软,更让同样身为孩子的我们,反思与感念自己的父母。身为父母的你,在孩子幼年时,再忙!仍然强烈的建议,每天至少陪伴孩子一小时,你说故事或听孩子说故事、玩游戏或被当马骑、你洗澡时他画墙壁……都行!只要不松了那双手。
有一天你会发现,“你陪孩子一小时,孩子陪你一辈子。”